贷款逾期被起诉,真的会连累孩子吗?这3个真相很多人还不知道
某天突然接到法院传票,说因为信用卡或房贷逾期太久,银行把你告了,那一刻,心跳加速,脑子里第一个念头不是“我该怎么办”,而是——这事儿会不会影响到孩子? 尤其是当你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孩子还在上学、...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老公信用卡逾期被银行告上法庭,你正准备申请房贷,结果银行突然告诉你:“对不起,您的配偶有涉诉记录,贷款审批暂缓。”
那一刻,心里是不是“咯噔”一下?明明不是我欠的钱,怎么我的贷款也受影响了?今天我就以一个从业十几年的律师身份,用大白话给你捋清楚这件事背后的法律逻辑和现实影响。
很多人一听“连坐”就炸毛,觉得不公平,但法律上其实没有“夫妻连坐”这种说法,你不是共同借款人,也不是担保人,原则上你老公的债务跟你没关系,这是《民法典》里明确写清楚的。
可问题是,银行不只看法律条文,更看风险。
你想啊,银行批贷款,最关心什么?是你能不能还得起钱,如果你老公因为逾期被起诉,说明他现在经济状况堪忧,甚至可能已经被列入失信名单,那你们俩是一家人,住一套房,花一份钱,银行自然会担心:你们家整体还款能力是不是出问题了?
虽然你个人信用没问题,但配偶的负面记录,尤其是涉及诉讼或执行的,会成为银行评估你贷款风险的重要参考因素,这不是歧视,是风控。
我总结了三种常见场景,你对号入座看看:
共同负债型
比如你们一起办的联名信用卡,或者你签了共同还款承诺书的贷款,这种情况下,你就是法律上的共同债务人,他逾期,你脱不了干系。
婚内大额债务是否用于家庭生活
如果他借了50万,说是装修房子、给孩子交学费,最后查实确实是用于家庭开支,那这笔钱就算夫妻共同债务,哪怕你不知情,银行也可能认为你有潜在还款责任。
征信系统里的“配偶信息”栏
很多人不知道,你的个人征信报告里有一栏写着“配偶姓名”,虽然不显示他的信用状况,但银行在审批时,如果发现配偶有被执行、涉诉记录,系统会自动触发“高风险预警”,这时候,哪怕你条件再好,也可能被要求补充材料,甚至直接拒贷。
去年我接了一个案子,李女士资质很好,收入稳定,征信干净,想买二套房,首付都准备好了,结果银行初审通过,复审却被“卡住”了。
一查才发现,她老公三年前借了一笔网贷没还,被平台起诉,后来进了执行程序,还上了限制高消费名单,虽然他们早就分居,经济独立,但婚姻关系还在。
银行给出的理由很直接:“申请人配偶存在未履行完毕的司法案件,存在潜在家庭财务风险,建议谨慎授信。”
最后怎么办?我们帮她提供了分居证明、收入流水、财产分割协议,还让法院出具了执行案件已终结的文书,折腾了两个月,才勉强获批,利率还上浮了0.3%。
你看,哪怕你清清白白,只要婚姻关系在,就可能被“拖后腿”。
《民法典》第1064条:
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夫妻债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第三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债权人以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为由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简单说:不是所有老公欠的钱你都要还,关键看用途和你知不知情。
搞清楚他的债到底算不算“共同债务”
别稀里糊涂背锅,如果他借的钱你根本不知道,也没花到家里,保留好证据:比如各自的银行流水、聊天记录、租房合同等,关键时刻能自证清白。
考虑婚内财产约定
可以去公证处做个《婚内财产协议》,明确各自财产和债务归属,虽然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但在内部责任划分和贷款申诉时,是非常有力的证据。
贷款前先查配偶的“司法风险”
不只是查征信,还要去“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查他有没有被起诉、被限高、被列为失信人,早发现,早处理,别等到签合同时才傻眼。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婚姻是情感的港湾,但也是经济的共同体,你爱他,不代表你要替他扛下所有债务风险,真正的负责,是既守护感情,也保护自己。
别让一场逾期,毁了两个人的生活,提前规划,理性应对,才是现代婚姻最体面的活法。
丈夫被起诉逾期,妻子贷款会连坐吗?这3个关键点很多人还不知道,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老公信用卡逾期被银行告上法庭,你正准备申请房贷,结果银行突然告诉你:“对不起,您的...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