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贷款逾期短信是真的吗?收到催收消息别慌,先搞清这几点!
“尊敬的用户,您在滴滴金融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面临法律追责!”——乍一看挺吓人,心跳都快了一拍,但冷静下来想想:我最近根本没借过钱啊?是不是诈骗?还是系统出错了?今天咱们就来掰扯...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深夜正准备入睡,手机突然“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您在XX平台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上报征信并采取法律手段!”短短几行字,瞬间让你心跳加速,冷汗直冒。
别急,先深呼吸,这种短信,到底是真是假?该不该信?今天咱们不讲干巴巴的法条,就用大白话,把这件事掰开揉碎说清楚,作为从业十几年的律师,我见过太多人因为一条短信乱了阵脚,结果白白交了“智商税”,甚至被诱导进了更深的坑。
首先得明白一点:合法合规的贷款机构确实会通过短信提醒你还款,尤其是临近还款日或刚逾期时,这类短信一般语气专业、信息完整,
但如果你收到的是这种短信:
“再不还钱就上门抓人!”
“已向公安备案,24小时内不处理将刑事立案!”
“点击链接立即还款,避免影响子女上学!”
那基本可以判定——这是诈骗或非法催收!正规金融机构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绝不会用这种方式恐吓客户,更不可能威胁人身安全或波及家人。
我教你三招“防坑口诀”:
第一看来源:号码是否正规?
真正的催收短信通常来自银行或平台的官方短信号码(比如106开头+企业代码),而不是私人手机号或奇怪的虚拟号段,如果短信是 +886 或 +66 开头的境外号码,直接拉黑! 有没有诱导操作?
凡是让你“点击链接还款”“扫码下载APP”“添加微信客服”的,一律当心!这些链接可能植入木马程序,盗取你的银行卡信息。正规还款只能通过官方渠道完成**,比如银行APP、官网、柜台。
第三验身份:主动核实最稳妥
不确定?别慌,打开你当初借款的那个APP,查看还款状态;或者拨打该机构的官方客服电话(注意是从官网找的号码,不是短信里给的!),问一句:“我有没有逾期?” 真假立现。
很多人一看到“逾期”两个字就崩溃,生怕上了征信、影响买房买车,甚至觉得“这辈子完了”,其实大可不必。
你要知道:
✅贷款逾期一天两天,大多数平台都有宽限期,不会马上上报征信。
✅ 即使真的逾期,只要及时补上,影响也有限。
✅ 征信记录是由央行统一管理的,没人能“实时删除”或“花钱洗白”。
真正该怕的,是你在慌乱中点了钓鱼链接、泄露了验证码、转账给了假冒客服——那才是真金白银的损失。
去年夏天,李女士收到一条短信:“您在某网贷平台借款5万元逾期90天,即将移交公安机关。”她吓得不行,因为她确实几年前借过一笔钱,但早已还清,可短信里连她的身份证后四位都对得上!
她赶紧点进链接,页面做得和真实APP一模一样,输入账号密码后,“客服”来电说:“系统显示你还差2.3万未结清,现在缴清可免罚息。”李女士半信半疑,拨打了平台官网客服电话咨询,才发现自己根本没有逾期,那个链接是高仿钓鱼网站。
后来我们帮她报警,查到这是典型的“精准诈骗”——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用户借贷历史信息,再批量发送定制化恐吓短信。如果不是她多问了一句,两万多块钱可能就没了。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
也就是说,用虚假短信进行恐吓、诱导转账的行为,已经涉嫌违法甚至犯罪,你不是弱势方,你是权利受保护的一方。
最后我想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
面对贷款逾期短信,不怕、不慌、不盲从,就是最好的应对方式。
你可以这样做:
法律从不保护冲动的人,也不惩罚诚实的人。
只要你是真心想解决问题,哪怕眼下困难重重,也总有出路。
下次再收到那种吓人的短信——
不妨冷笑一声:“套路挺熟啊,可惜我不上当。”
这才是成年人该有的底气。
贷款逾期短信可信吗?收到催收消息先别慌,搞清这几点才不吃亏!,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深夜正准备入睡,手机突然“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您在XX平台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