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就用大白话,掰开揉碎讲清楚

金融债务35秒前1

收到“贷款逾期庭审通知”短信别慌!是真是假?一招教你识破套路,守住钱袋子你有没有突然在深夜接到一条短信:“【法院通知】您因贷款长期逾期未还,已被起诉,案号(2024)XX民初字第XXXX号,请于X月X日前到XX区人民法院参加庭审,拒收请回复R”? 那一刻,心跳是不是瞬间加速?手心出汗?脑子里闪过的全是“完了完了,这下真要坐牢了?”“会不会被拉黑名单?”“家人会不会知道?” 别急,先深呼吸,作为一名处理过上百起金融纠纷案件的律师,我告诉你:这条短信,90%以上是假的!它不是法院发的,也不是银行授权的,而是——典型的诈骗套路或催收公司的越界施压手段**。 为什么你会收到这种短信?
它到底合不合法?
你该怎么做才能既保护自己,又避免踩坑?


这种“庭审通知”短信从哪儿来?

首先明确一点:人民法院不会通过短信方式送达正式的开庭通知

今天我就用大白话,掰开揉碎讲清楚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传票必须通过直接送达、邮寄送达、公告送达等方式进行,而且要有盖章的书面文件,哪怕你是被告,法院也得把传票寄到你身份证地址或合同约定地址,并附上起诉状副本、应诉通知书等一系列法律文书。

而你现在看到的这条短信,没有公章、没有具体法官姓名、没有可查证的案号链接,甚至连发送号码都是一串虚拟号段(8267、106开头但后缀杂乱),这就是最大的破绽!

这些短信大多来自两类人:

  1. 外包催收公司:为了逼你还钱,打着“法院”旗号恐吓你;
  2. 仿冒平台或黑产团伙:伪造司法信息,诱导你点击钓鱼链接,盗取个人信息甚至骗钱。

他们就是吃准了你“怕麻烦、怕丢脸、怕坐牢”的心理,用“庭审”“立案”“失信人”这些词精准打击你的焦虑点。


遇到这种情况,三步走最稳妥

第一步:冷静核查信息真伪

打开手机浏览器,搜索“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或“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微信里就能搜到),注册登录后输入自己的身份证号,查看是否有相关案件记录。

或者拨打当地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电话(12368),提供案号让工作人员帮你查。真正的法院不会让你回短信、点链接、转账缴费!

第二步:保留证据,反制骚扰

把这条短信截图保存,包括发送时间、号码全貌,如果对方持续发送类似内容,甚至打电话威胁你“再不还款就上门抓人”,那你已经掌握了涉嫌违法催收的证据

根据《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和《民法典》第1032条关于隐私权的规定,任何以恐吓、侮辱、骚扰方式催收的行为都属于侵权,你可以向银保监会、互联网金融协会投诉,严重的还能报警处理。

第三步:正视债务,主动沟通

如果你确实有贷款逾期,别逃避,但也要明白:欠钱不等于犯罪,民事借贷纠纷不会导致坐牢(除非涉及信用卡恶意透支且数额巨大并经判决后拒不执行)。

建议你主动联系正规金融机构,说明当前经济困难情况,申请延期还款、分期协商或债务重组,很多银行现在都有“信用修复通道”,只要你态度诚恳,大部分都能谈出一个双方接受的方案。


以案说法:李女士差点被骗去“线上庭审”

去年有个真实案例让我印象很深,杭州的李女士因为网贷逾期两个月没还,某天突然收到一条“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的短信,说她已被起诉,需扫码进入“线上庭审系统”接受调查。

她信以为真,扫了码,页面长得特别像法院官网,还弹出了她的名字和身份证号,就在她准备输入银行卡密码验证身份时,想起之前看过我的普法视频,赶紧停下并打110咨询。

警方介入后发现,那个二维码跳转的是一个高仿网页,专门用来套取银行卡信息,而所谓的“案号”,在法院系统根本查无此案。

更离谱的是,这个催收团伙竟伪造了法院电子签章模板,批量发送这类短信,涉案金额高达百万,最终主犯被判刑三年六个月。

你看,一条短信背后,可能藏着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


▶ 法条链接(划重点)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七条:

    送达诉讼文书必须有送达回证,由受送达人签收,无法直接送达的,可邮寄送达;公告送达适用于下落不明等情况。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通过互联网公开审判流程信息的规定》第三条:

    所有案件流程信息均应通过官方平台统一发布,不得以短信、电话等方式替代正式送达。

  •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 《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自律公约》第十三条:

    催收人员不得使用恐吓、威胁、虚假陈述等不当手段进行催收。


✍️ 律师总结:别让恐惧蒙蔽判断力

朋友们,这个时代最大的风险,不是你欠了一笔钱,而是你在慌乱中做出了错误决定。

那条“庭审通知”短信,本质是一场心理战,他们不怕你穷,就怕你慌,只要你一慌,就容易点链接、乱转账、病急乱投医,最后雪上加霜。

记住我的三句话:

  1. 法院从不来短信通知开庭,凡是来的都是假的
  2. 欠债要还,但不能被人当韭菜割
  3. 遇到问题找正规渠道,别信“内部操作”“快速销案”这种鬼话

法律永远站在理性一方,只要你不逃避、不轻信、不冲动,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我是张律,一个不说官话、只讲真话的执业律师,愿你每一次困境,都能化为成长的契机。

今天我就用大白话,掰开揉碎讲清楚,,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短信说你贷款逾期?别慌!一招教你识破真假,避免踩坑反被套路
« 上一篇6分钟前
×
21
2025 10

今天我就用大白话,掰开揉碎讲清楚

收到“贷款逾期庭审通知”短信别慌!是真是假?一招教你识破套路,守住钱袋子 你有没有突然在深夜接到一条短信:“...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