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是否适用民法典
一、民间借贷是否适用民法典
民间借贷适用民法典。民法典是我国民事法律的基本准则,对民间借贷相关问题作出了规定。
首先,在合同编部分,民间借贷合同属于借款合同,适用借款合同的一般规则。如规定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同时,明确了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其次,关于利息,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若当事人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此外,对于民间借贷的履行、变更、终止等方面,也适用民法典中合同编的相关规定。当借贷双方出现纠纷时,可依据民法典的规定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民间借贷中间人有责任吗
民间借贷中间人是否有责任,需视具体情况判断。
若中间人仅起介绍、撮合借贷双方的作用,未参与借贷关系的实质内容,通常无需承担还款等责任。其主要义务是如实向双方传达信息,保障信息真实准确。若因故意隐瞒重要信息或提供虚假情况,损害一方当事人利益,中间人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当中间人以保证人身份在等债权凭证上签字,就要按照约定承担保证责任。保证方式分为一般保证和保证。一般保证中,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连带责任保证里,既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能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若中间人以自己名义向出借人借款,再转借给实际借款人,此时中间人成为新的债务人,要承担还款责任。
判断民间借贷中间人是否有责任,关键看其在借贷过程中的具体行为和角色,需结合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认定。
三、民间借贷还不了会拘留吗
民间借贷还不了,一般不会直接拘留。
在民间借贷中,还款纠纷属于民事范畴。若借款人无法偿还借款,出借人通常会通过向提起来解决。法院判决后,若借款人确实无能力偿还,不会因此被拘留。但如果借款人有能力偿还却拒不执行法院的生效判决、裁定,可能会面临司法拘留。依据相关法律,诉讼参与人或其他人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若借款人在借贷过程中存在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公安机关可依法对其采取拘留等刑事强制措施。总之,单纯因无能力偿还民间借贷债务,不会被拘留;若存在恶意拒不执行或违法犯罪行为,则可能面临拘留等处罚。
以上是关于民间借贷是否适用民法典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公平法务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