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修基金怎么算?搞不清这笔钱,房子住着也心慌!
某天突然收到物业通知,“小区要动用大修基金了,大家签字同意一下”,你一看金额,几万甚至几十万,心里“咯噔”一下——这钱到底是谁出的?怎么算的?我交了多少?以后还得交吗? 别急,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
晚上在家听见天花板“咔哒”响一声,墙角的裂缝又长了一截,地板踩上去有点“软绵绵”的感觉?心里一紧:“这房子……该不会是危房吧?”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聊点实在的——危房到底怎么鉴定?普通人能不能自己判断?找谁鉴定?花了钱结果不认账怎么办?
先说结论:房子是不是危房,不是你自己说了算,也不是邻居说了算,得靠专业机构出报告。但在这之前,你可以先做个“自检”。
先打个预防针:“危房”不是形容词,而是法律术语。它指的是房屋结构严重损坏,承载能力丧失,随时有可能倒塌或已经不适合居住的建筑。
日常中,如果你发现以下几种情况,就要提高警惕了:
这些都不是“小修小补”能解决的问题,而是结构性隐患。
初步排查:自己先看老百姓可以先对照《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里的描述,看看有没有明显危险迹象,但这只是“怀疑”,不能作为法律依据。
申请专业鉴定:找有资质的机构真正有效的鉴定必须由具备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出具,这类机构通常在当地住建部门备案,比如某某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鉴定流程一般是:
鉴定结果分级:四级制报告里会把房屋分为四类:
注意!只有C级和D级才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危房”,尤其是D级,政府有权要求你搬离。
老张住在一栋80年代的老居民楼里,去年雨季过后,客厅墙面裂了条“蜘蛛网”似的缝,地板也开始鼓起,他多次找物业和街道,都说“再观察观察”,直到某天半夜,楼上邻居跑来敲门:“你家天花板快掉了!”
老张这才托关系找了家检测公司,花了6800元做了鉴定,结果是D级危房,报告递上去后,街道才紧急介入,协调临时安置。
但问题来了:老张花的钱能报销吗?
答案是:如果后续证明是公共设施或他人施工导致的,可以索赔;如果是自然老化,通常只能自担。
更关键的是,如果没有这份鉴定报告,老张连“危房”的名分都拿不到,更别说争取安置或补偿了。
《城市危险房屋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29号)第七条:
“房屋所有人或使用人可向当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的房屋安全鉴定机构提出鉴定申请。”
第十条:
“经鉴定属危险房屋的,鉴定机构必须及时发出危险房屋通知书,并提出处理建议。”
《民法典》第二百九十五条:
“不动产权利人不得危及相邻不动产的安全。”
——这意味着,如果你的房子成危房影响邻居,你也得负责。
房子是老百姓最值钱的资产,也是最基础的生活保障。“危房”不是吓唬人的词,而是一道生死线。
我的建议很直接:
安全不是概率问题,而是底线问题。你以为还能住两年的小毛病,可能下一秒就是一场灾难。
房子可以旧,但不能“危”;生活可以慢,但不能“悬”。
早点鉴定,不是多花钱,而是给自己和家人买一份安心。
危房怎么鉴定?房子住着发慌,到底算不算危?,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晚上在家听见天花板“咔哒”响一声,墙角的裂缝又长了一截,地板踩上去有点“软绵绵”的感觉?心里一紧:“这房子……...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