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标会被怎么罚?一旦查实,轻则罚款重则坐牢!

普法百科34秒前1

说到“串标”,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不就是几个公司商量着投标嘛,又没偷没抢?”可实际上,这事儿真没你想得那么简单,在招投标这个看似公平透明的舞台上,串标就像一场精心策划的“暗箱操作”,它破坏的是整个市场的竞争秩序,踩的是法律的红线。

那串标到底会面临什么样的处罚?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你掰扯清楚。

串标会被怎么罚?一旦查实,轻则罚款重则坐牢!


什么是串标?别以为“商量一下”就没事

串标,通俗讲就是“几家投标公司私下勾兑,谁中标谁陪跑,提前写好剧本”,比如A公司明明实力一般,却和其他几家公司说:“这次你别使劲报价,让我中,下次我让你中。”或者更狠一点,干脆统一报价,让招标方根本挑不出差异——这已经不是“默契”,而是赤裸裸的违法行为。

还有一种更隐蔽的,叫“围标”:多家公司名义上独立投标,实际是一伙人控制的“皮包公司”,一起抬价或压价,制造虚假竞争假象,结果呢?招标方花了高价,买回来的可能是劣质服务;或者低价中标后偷工减料,最后埋单的还是老百姓。

这种行为,不仅坑了甲方,更扰乱了市场,法律绝不会姑息。


串标被查到,后果有多严重?

很多人以为顶多就是“这次投标作废”“以后不准参与”,但现实远比这残酷。

行政处罚跑不了,根据《招标投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串标的企业会被处以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到千分之十的罚款,对单位直接负责人也要罚钱,金额通常是单位罚款的5%到10%,你以为几万块就能打发?一个千万级项目,光罚款就可能上百万!

列入“黑名单”是标配,一旦被认定串标,企业会被记入信用档案,三年内禁止参加政府采购、工程招标等项目,对于靠项目吃饭的建筑、设计、设备公司来说,等于直接“断粮”。

最要命的是——可能坐牢!

没错,串标不仅仅是民事或行政问题,严重的已经构成刑事犯罪,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三条的“串通投标罪”,情节严重的,相关责任人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如果涉及金额巨大、造成国家重大损失,刑期还会往上加。

你说你只是“帮朋友一把”?法院可不管你是出于人情还是利益,只要证据链完整,照样追责。


以案说法:一顿饭换来三年牢饭

2021年,浙江某市政工程招标,四家建筑公司老总在一次饭局上“碰了头”,其中一家承诺:“这次我报低价,你们配合抬高报价,中标后分点活给你们干。”结果,这家果然以最低价中标,其他三家落选。

表面看皆大欢喜,但事后有员工举报,监管部门介入调查,通过比对投标文件的格式、IP地址、报价规律,发现四家公司存在高度雷同,明显串通,牵头的老总被判串通投标罪,有期徒刑两年六个月,其余三人分别被判处一年到一年八个月不等,公司也被罚没违法所得并列入失信名单。

一顿饭,换来三年牢饭,外加企业停摆,你说值不值?


法条链接:这些红线碰不得

  •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三十二条:
    投标人不得相互串通投标报价,不得排挤其他投标人的公平竞争,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的合法权益。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七条:
    禁止经营者之间达成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包括串通报价等行为。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三条:
    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利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这些法条不是摆设,而是悬在头顶的剑,只要你动了歪心思,早晚会被照见。


合规才是最大的捷径

作为从业十几年的律师,我见过太多企业为了拿下一个项目,铤而走险搞“小动作”,他们总觉得自己手段高明,能躲过监管,但现实是——技术越来越先进,大数据比对、IP追踪、文件指纹识别,早就让串标无所遁形。

真正聪明的企业,拼的是实力、服务和口碑,而不是靠“串通”走捷径,一时得利,可能换来十年禁入、终身污点,甚至身陷囹圄。

公平竞争不是口号,而是底线。
守住底线,企业才能走得远、站得稳。

如果你正在参与招投标,别动歪脑筋;如果你怀疑别人串标,也别沉默——向监管部门举报,既是维护公共利益,也是在守护行业的未来。

毕竟,阳光下的中标,才睡得踏实。

串标会被怎么罚?一旦查实,轻则罚款重则坐牢!,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房贷逾期记录查询全攻略,逾期了别慌,这样看记录并补救
« 上一篇2分钟前
×
16
2025 10

串标会被怎么罚?一旦查实,轻则罚款重则坐牢!

说到“串标”,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不就是几个公司商量着投标嘛,又没偷没抢?”可实际上,这事儿真没你想得那么简单...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