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3步自救指南+法律避坑提醒,关键时刻能救急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瞬间——手机突然“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贷款已逾期X天,请尽快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可能采取法律措施……” 那一刻,心跳漏了一拍,手心冒汗,脑子里一片...
你有没有突然在深夜刷手机时,收到一条冷冰冰的短信:“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可能被起诉。”那一刻,心跳是不是瞬间加速?手心冒汗?脑子里闪过无数个“怎么办”?
别急,先深呼吸,作为从业十几年的执业律师,我见过太多人因为一条逾期短信乱了阵脚——有人病急乱投医去借新还旧,结果越陷越深;有人干脆破罐子破摔,任由事态恶化;还有人轻信“内部协商”骗局,被骗走几千块服务费……我就用最接地气的话,给你讲清楚:面对贷款严重逾期,到底该怎么合法、理性、有效地自救。
别被“严重”两个字吓住,很多催收短信为了施压,会故意用“严重逾期”“即将起诉”这类词制造恐慌,但法律上,是否构成“严重”,是有标准的。
你可以做三件事:
⚠️特别提醒:如果短信里的链接让你点进去还款,千万别点!这极可能是仿冒网站,专骗身份证号、银行卡信息,真正的金融机构不会通过短信链接直接收款。
搞清事实后,下一步是判断:你是暂时困难,还是彻底无力偿还?
如果是短期周转问题,比如工资晚发、突发医疗支出,建议主动联系平台,申请展期、分期或减免部分罚息,很多平台其实愿意协商,毕竟他们也不想走到起诉那一步。
如果已经资不抵债,长期还不上,那就得考虑更系统的方案,
这里划重点:不要以贷养贷!很多人在压力下跑去借网贷、信用卡套现来还旧债,结果利滚利,雪球越滚越大,我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最初只欠3万,两年后竟背上了27万,就是因为不断借新还旧。
一旦逾期时间较长(通常超过90天),平台可能会采取法律手段,这时候,你要特别注意:
我的当事人小李,32岁,程序员,疫情期间公司裁员,失业三个月,他之前借了一笔8万元消费贷,逾期120天后收到“即将起诉”短信,吓得整夜失眠。
他来找我时,第一句话是:“律师,我会坐牢吗?” 我告诉他:单纯的民事借贷逾期不会坐牢,除非涉嫌诈骗或拒不执行判决。
我们做了三件事:
现在的小李已经重新就业,每月按时还款,征信也在逐步修复,他说:“原来不是世界末日,只是需要有人帮我理清思路。”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支付利息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借款期间一年以上的,应当在每届满一年时支付。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条: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九条:逾期利率不得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LPR的四倍。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条: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这条能帮你对抗“爆通讯录”式催收。
我想告诉你的是:贷款逾期不是道德污点,而是财务危机的一次预警,真正危险的,不是那条短信,而是你在恐慌中做出的错误决定。
面对逾期,请记住三句话: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只要理性应对,绝大多数债务问题都有解决路径,人生难免有低谷,但只要你不放弃依法维权的权利,就永远有机会翻盘。
如果你正在经历类似困境,不妨先把这篇文转发给自己,当作一份冷静下来的“急救手册”,深呼吸,一步步来——生活总会好起来的。
短信说贷款严重逾期?别慌!3步自救指南+法律避坑提醒,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突然在深夜刷手机时,收到一条冷冰冰的短信:“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