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公证怎么收费?价格乱不乱?一文讲透别再被坑!
急着办个房屋买卖、遗产继承或者公司合作协议,跑一趟公证处,结果第一句话就被“吓”住了:“这个公证要三千?” 你心里直嘀咕:就这么一张纸,还要三千?凭啥啊?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合同公证到...
家里要卖房、过户、继承,或者夫妻之间加名减名,中介或银行一句话:“哎呀这个得先去做个公证。”然后你一头雾水地走进公证处,一听报价差点没站稳——“什么?做个公证要三千块?”心里直嘀咕:就盖个章、签个字,凭啥这么贵?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房产公证到底怎么收费?为什么价格差这么多?有没有坑?哪些情况非做不可?哪些其实可以绕开?
很多人以为“公证”就是走个形式,其实不是,公证的核心是用国家公信力给你的法律行为“上保险”。
公证不是“可有可无”的流程,而是关键时刻能“救命”的法律盾牌。
重点来了:房产公证没有全国统一价!
它是按“标的额累进计费”的,简单说:房子越贵,收费越高,但不是直线涨,而是像阶梯一样,越往上每档单价越低。
举个真实例子你就明白了:
假设你要对一套价值300万元的房子做继承公证(常见情形),收费大致如下:
房产价值区间 | 收费标准(参考) |
---|---|
1万元以下 | 按1.2%收,最低200元 |
1万~50万 | 1% |
50万~100万 | 8% |
100万~200万 | 6% |
200万~500万 | 4% |
那么这套300万的房子,大概怎么算?
加起来差不多15,020元。
注意!这只是基础服务费,还没算可能产生的复印费、调查费、上门服务费……有些地方还会收“加急费”——你说急着办?再加500!
而且不同城市差异巨大,北京上海可能贵一些,三四线城市便宜点,但总体都在这个区间浮动。
不是所有房产操作都要公证!搞清楚这点,能帮你省下一大笔钱。
✅必须公证的情况:
❌可以不做的情况:
老张在杭州有一套老房子,2018年病重时亲笔写了一份遗嘱,说房子留给小儿子,没公证,也没找律师见证。
老张走后,大儿子拿出一份“录音遗嘱”,说是父亲临终前口头说的,要把房子平分,双方争执不下,官司打到中院。
法院最后认定:自书遗嘱有效,但因缺乏见证、未公证,证据力弱;录音内容模糊,也不被采信,最终按法定继承处理——房子一人一半。
小儿子气得直拍桌子:“我爸白写了!要是当初花三千块做个公证,至于闹成这样吗?”
你看,省小钱,吃大亏,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公证服务价格政策的通知》(发改价格〔2021〕1081号):
公证服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或市场调节价,涉及民生类事项(如继承、赠与、遗嘱等)原则上实行政府指导价,收费标准由各地发改部门会同司法行政部门制定,不得超出规定上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三十六条规定:
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除外。
这意味着:公证过的文件,在法律上自带“信任光环”,别人想推翻你,得拿出硬证据。
说到底,房产公证的本质,是用少量金钱成本,换取未来巨大的法律确定性和执行便利。
它不是中介吓唬你的话术,也不是行政机关设的门槛,而是一种成熟社会下的风险对冲工具。
我的建议很明确:
记住一句话:
今天的公证费,是明天的家庭和谐保险金。
别等到房子成了“争产战场”,才后悔当初没盖那个红章。
房产公证怎么收费?价格乱不乱?搞清这几点,省下几千冤枉钱!,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家里要卖房、过户、继承,或者夫妻之间加名减名,中介或银行一句话:“哎呀这个得先去做个公证。”然后你一头雾水地走...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