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时怎么算才合法?加班没补贴?一文说清你的时间价值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下班时间到了,电脑还没关,老板一句话:“这个方案明天早上要交。”于是你默默点开外卖软件,点了份加班餐; 周末本该陪家人,可微信突然弹出一条消息:“客户临时改需求,得赶紧改...
早上八点打卡,晚上九点才离开公司,周末还被临时拉进项目群开会……可月底工资条上,“加班费”那一栏却写着“0”。
老板说:“这是奋斗者的常态。”HR说:“我们实行的是综合工时制。”
你心里嘀咕:那我的时间到底值多少钱?工时到底是怎么算的?
咱们就来掰扯清楚——工时到底该怎么算,才能不让你的汗水白流?
很多人以为“朝九晚五”就是法定标准,劳动法》里写得明明白白: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的工时制度。
也就是说,一周干满5天,每天8小时,是合法的“基准线”。
但现实呢?
很多公司搞“996”“大小周”“单休包月”,美其名曰“弹性工作”,实则把“加班”当成默认选项。
可你要知道——超过法定工时的部分,必须给钱!
你以为“综合工时制”“不定时工作制”就是不用算加班?大错特错!
标准工时制
就是我们上面说的“每日8小时,每周40小时”,超过部分就算加班,必须支付加班费。
综合计算工时制
比如建筑工人、春运铁路员工,因工作性质特殊,允许以周、月、季、年为周期综合计算工时。
但总工时不能超标!比如一个月总共不能超过166.6小时(按每月平均20.83天×8小时)。
超了?照样算加班!
不定时工作制
适用于高管、外勤、推销等无法固定上下班时间的岗位。
听起来像“自由职业”?但注意——这种制度必须经过劳动部门审批备案!
很多公司偷偷用这个名义规避加班费,其实是违法的!
别听HR一句“我们是不定时工时”就认命,先问一句:批了吗?有红头文件吗?
这才是重点!加班不是白加的,钱得按规矩来:
举个例子:
小李月薪8000元,按21.75天算日薪约368元。
某天加班2小时,时薪约46元,这2小时应得:46×1.5×2 =138元。
要是国庆当天值班8小时?那你该拿:46×3×8 =1104元!
可现实中,很多人连一杯奶茶钱都没拿到……
最怕的就是——你确实加了班,但公司不认。
这时候,光靠嘴说没用,得有“铁证”。
建议你日常留好这些材料:
加班事实由劳动者举证,但用人单位掌握考勤资料,负有提供义务。
也就是说,你提供了初步证据后,公司如果拿不出反证,就得认!
张工是一名互联网公司的后端开发,入职三年来几乎天天加班,周末也常上线处理故障,离职时他提出支付加班费,公司一口回绝,称“实行不定时工时制,无需支付”。
张工起诉后,法院查明:该公司虽自称“不定时工时”,但从未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审批,也无相关备案文件,张工提供了大量微信工作群记录、系统日志、打卡数据,证明其平均每月加班超60小时。
法院认定公司应支付工作日延时加班及休息日加班费共计3万元,并支持了张工的部分精神损害赔偿请求。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制度名称不是护身符,合法程序+真实证据,才是维权的关键。
工时怎么算?表面看是数学题,背后其实是权利与尊严的问题。
你的每一分钟加班,都是在为公司创造价值,而法律的存在,就是为了防止这种价值被无偿掠夺。
别再觉得“加班是福报”,真正的福报,是付出被看见、时间被尊重、劳动被合理回报。
如果你正面临加班无补偿、工时被模糊处理的情况,
你不是机器,你是劳动者,你有权知道——你的时间,到底值多少钱。
下次当领导说“年轻人要多拼”的时候,你可以微笑着问一句:
“那这‘拼’的两个小时,按1.5倍算,还是您想走劳动仲裁流程?”
——这才是新时代打工人,最体面的回应。
工时怎么算才不吃亏?超时加班没补贴?一文讲透你的时间价值,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早上八点打卡,晚上九点才离开公司,周末还被临时拉进项目群开会……可月底工资条上,“加班费”那一栏却写着“0...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