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被律师短信催收?别慌!教你三步化解危机,守住信用底线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时刻——深夜手机突然“叮”一声,一条来自陌生号码的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名下的贷款已严重逾期,我所已受债权方委托介入处理,请于24小时内联系本律师协商还款事宜,否则将依法启动...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突然“叮”一声,一条来自“某某律师事务所”的短信跳出来:“您已逾期XX天,我方受银行/金融机构委托,将依法启动诉讼程序,请立即还款以免影响征信及面临法律追责。”
那一刻,心跳加速、手心冒汗,脑子里全是“完了,要被告了?”“会不会坐牢?”“房子车子保不住了?”……别急,先深呼吸,作为一名执业十几年的资深律师,我想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和你聊聊:当贷款逾期后收到律师催收短信,到底该怎么办?哪些是吓唬人的套路?哪些又是真得重视的红线?
现在市面上,打着“律师事务所”旗号做催收的机构鱼龙混杂,有的确实是正规律所代理银行走司法流程;但也有不少是第三方催收公司冒充律师发短信,目的就是吓你赶紧还钱。
怎么辨别真假?记住三个关键点:
看落款是否具体
真正的律师函或催告短信,会写明律所全称、执业律师姓名、联系方式、地址,甚至有律师执业证号,如果只写“XX法律事务部”“法务中心”,大概率是催收外包团队。
查号码是否官方
律师一般不会用个人手机号群发催收信息,你可以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或“全国律师执业信息查询平台”核实该律所是否存在、律师是否注册在案。
是否有正式文书
正规法律程序不会仅靠一条短信就“启动诉讼”,真正进入法律阶段,你会收到法院传票、起诉状副本等书面材料,而不是一句模糊威胁。
✅ 小贴士:凡是说“明天就立案”“今晚拉黑名单”的,基本都是心理施压手段,不必过度恐慌。
面对逾期+律师催收,情绪稳定后,立刻执行以下三步:
拿出你的原始借款合同,核对本金、利息、罚息计算方式,重点看:
如果你发现平台违规操作,哪怕已经逾期,也有权主张部分债务无效。
别等对方联系你,主动打给原贷款机构客服,说明当前困难(失业、生病、家庭变故等),申请:
很多银行在正式起诉前,都留有协商窗口期,只要你态度诚恳、有还款意愿,大概率能谈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 经验之谈:我在处理上百起金融纠纷案件中发现,80%以上最终没走到判决那一步,都是因为借款人及时沟通达成了和解。
从现在开始,所有通话录音、短信截图、微信聊天记录全部保存,尤其是对方威胁“上门抓人”“曝光通讯录”“列入失信名单”等内容,都是违法催收的铁证。
万一后续真被起诉,这些材料将成为你维权的重要武器。
我的当事人张先生,去年因创业失败导致网贷逾期近8万元,某天凌晨两点,他收到一条“北京某律所”发来的短信:“已立案,请于24小时内还款,否则将查封名下房产并追究刑事责任。”
张先生吓得一夜未眠,差点东拼西凑借了高利贷还款,幸好他第二天咨询了我,我们一查发现:该“律所”在司法部官网查无记录,所谓“立案”更是子虚乌有,更关键的是,这笔贷款年化利率高达36%,远超法定上限。
我们随即向银保监会投诉该平台暴力催收,并主张债务重组,法院认定超出LPR四倍的部分利息无效,张先生只需偿还本金加合法利息,分24期还清,压力大大缓解。
这个案子让我深刻意识到:恐惧源于未知,而法律,永远是你最坚实的盾牌。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支付利息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借款期间一年以上的,应当在每届满一年时支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
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四倍的除外。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十三条
催收人员不得使用恐吓、威胁、侮辱性语言,不得向无关第三人透露债务人信息,不得频繁骚扰或在非合理时间催收。
朋友们,贷款逾期本身不是犯罪,它只是一个经济行为的违约结果,真正危险的,是你在焦虑中做出错误决定——比如借新还旧、卖房卖车、甚至轻信“反催收黑产”去伪造病历、假装残疾,这些反而可能触碰法律底线。
我的建议始终如一:
👉 面对催收,不逃避也不盲从;
👉 核实债务,合法部分坦然承担;
👉 违规之处,坚决依法维权;
👉 沟通协商,永远比对抗更有力量。
法律从不惩罚诚实的人,哪怕你现在负债累累,只要守住底线、理性应对,总有走出困境的一天。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贷款逾期被律师短信催收?别慌,三步教你合法应对不踩坑,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突然“叮”一声,一条来自“某某律师事务所”的短信跳出来:“您已逾期XX天,我方...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