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莫名贷款逾期短信?别慌!先搞清这三件事,再决定怎么反击

金融债务34秒前1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手机突然“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XX平台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征信……”你一头雾水,明明没借过款,也没注册过这个平台,怎么就成“老赖”了?

别急着删短信,也别慌着打客服骂人,作为一名执业多年的律师,我见过太多人因为这条看似普通的短信,稀里糊涂背上债务、征信受损,甚至被骚扰到崩溃,今天我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跟你聊聊:当你收到“莫名其妙”的贷款逾期短信时,到底该怎么办?

收到莫名贷款逾期短信?别慌!先搞清这三件事,再决定怎么反击


第一步:冷静!先别当真,但要高度重视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骗子吧”,直接拉黑完事,可现实是,有些“逾期短信”背后,可能是真实存在的贷款记录——只是你根本不知道是怎么来的。

我接过的咨询里,有位王女士连续三个月收到某网贷平台的催收短信,金额高达2.8万元,她坚称自己从没申请过贷款,结果去查征信报告才发现:名下确实有一笔消费贷,放款时间是半年前,用途写着“3C电子产品分期”。

后来一查才知道,她的身份证曾在一次快递签收时不慎遗失,被不法分子拿去做了“冒名借贷”,这类情况并不少见,尤其是在人脸识别技术尚未普及或验证流程松散的平台上。

第一条铁律:别轻视任何一条逾期短信,哪怕你觉得荒谬。


第二步:四招快速自检,锁定真相

面对这种“飞来债务”,你要做的不是情绪对抗,而是系统排查,记住这四个动作:

  1. 立即查个人征信报告
    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或通过各大银行APP),下载你的《个人信用报告》,重点看“贷款明细”和“信贷交易信息概要”,如果发现你不认识的贷款机构、借款金额或放款时间,那就是警报拉响的第一刻。

  2. 回忆近期是否授权过第三方平台
    很多App在注册时会悄悄勾选“同意接入金融服务”“允许身份核验用于信贷评估”等条款,比如某些打车软件、社交平台、甚至是游戏充值页面,都可能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把你的身份信息推送给合作金融机构

  3. 检查手机号是否曾被他人使用
    如果你用的是“新办卡但老号码”,或者曾经停机复用,有可能前任机主在该平台留了这个号,有些平台只认手机号绑定,不严格核身,导致信息错配。

  4. 拨打官方客服核实,但别轻易承认
    打贷款平台的官方客服电话(注意不是短信里的号码!),说明情况并要求提供贷款合同、面签记录、人脸识别视频等材料。切记:不要在电话里承认这笔贷款,更别答应“协商还款”,否则可能被视为默认债务存在。


第三步:确认被冒用?立刻启动法律反击

如果你确定自己从未申请贷款,且平台无法提供有效签约证据,那基本可以判定是身份被盗用进行的冒名借贷,这时候,你就不再是“欠债者”,而是“受害者”。

接下来必须做三件事:

  • 向涉事平台正式提交异议申请,要求撤销贷款记录;
  • 向公安机关报案,立案名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或“贷款诈骗”;
  • 同步向央行征信中心提出征信异议,要求更正错误信息。

我在代理类似案件时,通常还会建议客户同步发一封《律师函》给平台,明确指出其风控失职、未尽审慎审核义务,若继续传播不实信息将追究名誉侵权责任,这一招往往能让平台迅速响应。


▶ 以案说法:李小姐的“幽灵贷款”风波

我的当事人李小姐,某天收到某消费金融公司的催收短信,称她贷款1.5万元购买手机未还,她从未注册该公司APP,也没买过这部手机。

我们第一时间调取她的征信报告,果然有一笔记录,随后我们联系平台,对方坚称“人脸识别通过、合同签署完成”,但我们要求查看人脸识别原始视频时,对方却迟迟无法提供。

于是我们指导李小姐报警,并向银保监会投诉该平台违规放贷,最终查明:有人用她泄露的身份信息,在偏远地区线下门店办理业务,而门店工作人员为冲业绩,伪造人脸识别流程完成开户。

此案经媒体曝光后,平台被监管部门约谈整改,李小姐的贷款记录也被清除,更重要的是,她的征信恢复了清白。


▶ 法条链接:这些法律武器你得知道

  1. 《民法典》第1034条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

  2. 《刑法》第253条之一
    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最高可处七年有期徒刑。

  3.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25条
    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采集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有权提出异议,征信机构应在20日内核查处理。

  4. 《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前风险预警指引》
    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必须落实“强身份认证”,不得仅凭身份证+手机号放款。


✍️ 律师总结:沉默是最大的敌人

收到莫名贷款逾期短信,本质上是一场关于“你是谁”的争夺战,平台说你借了钱,你说你没借——谁说了算?证据说了算。

我要强调的是:你不必自证清白,但必须主动出击。
拖延只会让征信污点坐实,让催收电话越打越多,甚至影响你买房、买车、找工作。

记住三句话:

  • 不是你签的字,就不该你还;
  • 不是你刷的脸,就不该认这笔账;
  • 平台风控漏洞,不能由你来买单。

遇到这种情况,别怕麻烦,别嫌费事,该查的查,该告的告,该发声的发声,你维护的不只是钱包,更是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尊严与权利。

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你是无辜的就自动还你清白——但法律,会站在行动者这一边。

收到莫名贷款逾期短信?别慌!先搞清这三件事,再决定怎么反击,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不小心把人打成轻伤,会坐牢吗?法律上怎么判?
« 上一篇3分钟前
如何保全夫妻共同财产
下一篇 »25秒前
×
09
2025 10

收到莫名贷款逾期短信?别慌!先搞清这三件事,再决定怎么反击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手机突然“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XX平台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