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信用卡逾期贷款短信别慌!教你一眼识破骗局,守住钱包安全

金融债务34秒前1

你有没有收到过这样的短信?
“【银行提醒】您的信用卡因长期未还款已被列入黑名单,即将上报征信,请立即点击链接处理。”
或者更吓人一点的:“您名下信用卡贷款已严重逾期,涉嫌诈骗,警方将介入调查!”

别急着点链接、别忙着打回电、更别慌张转账——这八成是冒充银行的诈骗短信,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这些短信是怎么来的?它们到底想干啥?我们普通人该怎么应对?一旦中招又该怎么办?

收到信用卡逾期贷款短信别慌!教你一眼识破骗局,守住钱包安全

我从业十几年,见过太多客户因为一条短信,稀里糊涂就把几万块转进了骗子账户,今天不说虚的,只讲干货,让你以后再遇到这种事,心里有底、手里有招。


为什么你会收到这类短信?

首先得明白,正规银行根本不会通过短信发一个链接,让你去“处理逾期”。
真正的银行通知,要么是App推送,要么是官方客服电话(95开头),最多附上官网地址,绝不会用短链接、二维码诱导你点击。

而这些诈骗短信,通常具备几个特征:

  • 发送号码是乱七八糟的106开头或+852等境外号段;充满恐吓词汇:“黑名单”“征信受损”“警方立案”;
  • 附带一个短网址,bit.ly/xxx 或 t.cn/xxx;
  • 要求你“立即操作”,制造紧迫感。

他们的目的很明确:骗你点链接,填信息,套走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甚至直接诱导你转账到所谓“安全账户”


真实案例还原:一条短信,让她差点倾家荡产

去年有个客户李女士来找我,一脸憔悴,她说自己收到一条短信:“您尾号8832的信用卡逾期4.8万元,即将冻结账户并影响子女上学,请立即处理。”

她本来不信,但点进去后,页面做得和银行官网一模一样,连登录界面都分毫不差,她输入了卡号、身份证、手机号,接着弹出“验证身份”,要求输入手机验证码。

就在她准备输入时,突然想起女儿之前提醒过:“验证码=密码,谁要都不能给!”她立马挂断操作,但已经晚了——骗子拿着她的信息,在第三方平台申请了网贷,刷走了两万八。

更可怕的是,骗子还用她的身份信息注册了多个金融账户,后续整整花了三个月才清理干净。

这不是个例,据公安部数据,2023年全国因虚假征信类诈骗损失超30亿元,其中超过六成受害者都是看到“逾期”“黑名单”就慌了神。


以案说法:你以为在“补救”,其实是在配合犯罪

很多人觉得:“我没逾期啊,点进去看看也没事。”
错!只要点了那个链接,你的设备可能就已经被植入木马程序,有些伪装成“安全控件”的下载包,其实是远程操控工具。

更有甚者,骗子会假扮“银监会工作人员”或“银行风控专员”,一步步引导你做“资金核查”,比如让你把钱转到“监管账户”进行“流水冲正”——听着专业吧?全是套路!

法律上讲,这种行为属于典型的电信网络诈骗,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最高可判十年以上甚至无期。

但问题是:追回来难啊!钱一旦转出去,层层洗白,再想找回来,比登天还难。


法条链接:你知道这些权利吗?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25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银行卡、支付账户等,违者将依法追责。
  •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0条:任何组织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

也就是说,骗子不仅侵犯了你的财产权,还可能盗用你的身份信息从事洗钱、虚开发票等下游犯罪,而如果你不小心提供了自己的银行卡或验证码,哪怕出于无知,也可能被卷入协助犯罪的风险中。


律师总结:防骗关键不在技术,而在心态

作为律师,我想告诉你最核心的一句话:所有让你紧张、焦虑、急于行动的信息,都要先冷静三分钟。

记住这五个“绝不”:

  1. 绝不点击陌生链接,尤其是短信里的短网址;
  2. 绝不透露验证码、交易密码、身份证照片
  3. 绝不轻信“内部渠道”“特殊处理”,银行没有“绿色通道”;
  4. 绝不向陌生账户转账,无论对方说是“解冻金”还是“保证金”;
  5. 发现异常,第一时间打银行官方客服核实(不是短信里的电话!)。

建议大家定期查看个人征信报告(每年两次免费),关注名下是否有未知贷款或信用卡申请记录,发现问题,立刻报警+联系银行+保留证据。

最后再说一遍:
真正的银行不怕你晚两天还款,但骗子就怕你不慌不忙。

保持清醒,就是最好的防护盾。


本文由执业律师原创撰写,结合实务经验与法律视角,旨在提升公众反诈意识,如遇类似情况,请及时保存证据并向公安机关报案,守护财产安全,从识别一条短信开始。

收到信用卡逾期贷款短信别慌!教你一眼识破骗局,守住钱包安全,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怎么减轻伤口疼痛?突然加剧或一直不好怎么办?
« 上一篇43秒前
×
09
2025 10

收到信用卡逾期贷款短信别慌!教你一眼识破骗局,守住钱包安全

你有没有收到过这样的短信? “【银行提醒】您的信用卡因长期未还款已被列入黑名单,即将上报征信,请立即点击链接...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