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执行案件流程是怎样的

普法百科5小时前1

​  一、法院执行案件流程是怎样的

  1、局收到案件材料后,经审查认为情况紧急、需立即采取执行措施的,经批准后可立即采取相应的执行措施。

  2、法院执行局应当在收到案件材料后规定期限内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通知被执行人按照有关规定申报财产,责令被执行人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被执行人在指定的履行期间内有转移、隐匿、变卖、毁损财产等情形的,人民法院在获悉后应当立即采取控制性执行措施。

  3、法院执行局应当在收到案件材料后规定期限内通知申请执行人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状况或财产线索。

  4、申请执行人提供了明确、具体的财产状况或财产线索的,法院执行局应当在申请执行人提供财产状况或财产线索后5日内进行查证、核实。情况紧急的,应当立即予以核查。

  申请执行人无法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状况或财产线索,或者提供财产状况或财产线索确有困难,需人民法院进行调查的,法院执行局应当在申请执行人提出调查申请后规定期限内启动调查程序。

  5、根据案件具体情况,承办人一般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对被执行人收入、银行存款、有价证券、不动产、车辆、机器设备、、对外投资权益及收益、到期债权等资产状况的调查。

  执行中采取评估、拍卖措施的,承办人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评估、拍卖机构的遴选。

  6、执行中涉及不动产、特定动产及其它财产需办理过户登记手续的,承办人应当在5日内向有关登记机关送达协助执行通知书。

  

  二、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条件

  1、申请应当向作出一审裁判的法院提出。我国法律规定,无论案件经过了几级审判,强制执行都由作出一审裁判的法院管辖。

  2、申请执行需要提交以下文件:

  (1)申请执行书,申请书必须载明申请人和被执行人的基本情况以及请求执行的事项;

  (2)作为执行根据的生效法律文书,该法律文书须具有给付内容,执行标的和明确的被执行人;

  (3)申请人的身份证明;

  (4)如果是作为或者权利承受人申请执行,还应当提交或者承受权利的证明文件。

  3、被执行人在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期限内未履行义务。

  三、强制执行的期限

  1、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15条的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中止、中断的规定。

  2、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以上就是公平法务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法院执行案件流程是怎样的全部内容了。综上可知,强制执行的流程有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执行人的收入等。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公平法务,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

分享举报
强制执行程序是什么?
« 上一篇5小时前
申请执行的时效是怎样的
下一篇 »5小时前
×
08
2025 10

法院执行案件流程是怎样的

​  一、法院执行案件流程是怎样的   1、局收到案件材料后,经审查认为情况紧急、需立即采取执行措施的,...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