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催收天天来?贷款逾期了别慌,三步自救法帮你稳住局面!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叮”一声,一看是某金融平台发来的短信:“您已逾期3天,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心跳瞬间加快,手心冒汗,翻看银行卡余额却发现实在拿不出这笔钱……这种焦虑和无助,很多人...
最近是不是手机一响,心里就咯噔一下?打开一看,又是银行或者第三方发来的催收短信:“尊敬的客户,您已逾期XX天,请尽快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如不及时处理,可能面临法律诉讼。”一条接一条,像极了梅雨季的阴云,压得人喘不过气。
别急,今天咱们不讲大道理,也不甩专业术语吓唬你,作为一名从业十几年的执业律师,我见过太多因为一时资金紧张陷入逾期困境的人——他们不是不想还,而是被恐惧和焦虑裹挟,不知道下一步该往哪儿走,所以今天,我想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告诉你: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怎么应对。
很多人一看到“起诉”“上报征信”“上门催收”这些字眼,立马心跳加速,甚至开始失眠,但你要明白一点:大多数催收短信,本质是提醒+施压,而不是最终判决。
银行或金融机构的首要目标是收回欠款,不是立刻把你送进法庭,他们发短信,是为了催你还钱,而不是宣告你“社会性死亡”,所以第一步,别让情绪主导判断,深呼吸,把手机放一边,冷静下来梳理自己的债务情况。
现在假冒催收猖獗,有些短信是诈骗团伙发的,内容写得煞有介事,目的就是吓你转账或泄露个人信息,所以收到短信后,不要直接点击链接,也不要回复“已还”之类的确认信息。
正确做法是:
很多人觉得“我没钱,怎么好意思打电话?”错!主动联系银行,恰恰是你负责任的表现。
你可以这样说:“您好,我是XX账户的持卡人,最近因为家庭变故/失业/医疗支出,暂时无法全额还款,我知道逾期不对,但我希望和贵行协商一个分期或延期方案,尽量减少对双方的影响。”
银行不怕你还不起,就怕你失联,只要你愿意沟通,多数银行都有“个性化分期”或“困难客户帮扶计划”,最长可分5年(60期)还款,还能减免部分利息。
如果催收方开始频繁打电话到你单位、亲友,甚至用侮辱性语言威胁你,这就越界了!
根据《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催收不得骚扰他人生活安宁,不得泄露你的债务信息给无关第三人,一旦发现这类行为,立即录音、截图保存证据,并向银保监会或互联网金融协会投诉。
我曾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是自由职业者,疫情三年收入断断续续,信用卡累计逾期8万元,一开始他选择逃避,拒接电话,结果催收短信一天十几条,连他母亲都收到了“儿子欠债不还”的语音电话,老人气得住院。
后来他找到我,我们第一时间帮他梳理所有债务,向银行提交了收入证明和医疗支出凭证,申请个性化分期,银行同意将8万元分5年偿还,免除了全部罚息,更重要的是,我们发函制止了第三方催收的骚扰行为,恢复了他的生活安宁。
半年后,小李给我发微信:“王律师,我终于敢看手机了。”
你看,问题从来不是“还不还得起”,而是“你有没有勇气面对”。
这些不是冷冰冰的文字,而是你手里的“盾牌”。
说到底,贷款逾期并不可耻,生活中谁没个难处?真正可怕的,是你在黑暗里独自挣扎,不敢求助,不敢面对。
我想告诉你的是:
✅ 看到催收短信,先别慌,核实真假;
✅ 主动联系机构,争取协商机会;
✅ 遇到越界催收,果断维权,你有法律兜底。
真正的成熟,不是永远不跌倒,而是跌倒后,知道怎么爬起来,而且走得更稳。
如果你此刻正被债务压得喘不过气,不妨把这篇文章转发给自己,也转给那个你担心的朋友,一句“你可以的”,比一万条催收短信更有力量。
我是王律师,愿你走出阴霾,重见阳光。
催收短信像雪花一样飞来?别慌!逾期后如何应对,这3招帮你稳住局面,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最近是不是手机一响,心里就咯噔一下?打开一看,又是银行或者第三方发来的催收短信:“尊敬的客户,您已逾期XX天,...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