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被爆通讯录?家人突然收短信,这事儿到底合不合法?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景——某天夜里,爸妈突然打电话来质问:“你怎么欠钱不还?怎么都发信息到我手机上了?”你一头雾水,查了半天才发现,原来是自己那笔忘了还款的网贷,平台不仅天天催你,居然还把催收短信发...
最近我接到好几个咨询,都是同一个主题:“律师,我没还上贷款,结果催收公司给我爸妈发短信了,说我是‘老赖’,还威胁要上门抓人……这合法吗?”电话那头的声音往往带着焦虑、羞愧,甚至愤怒,说实话,每次听到这种事,我心里都挺不是滋味的。
现在很多人因为一时周转不灵,信用卡还不上、网贷逾期了,本就已经压力山大,结果更糟心的事来了——催收短信居然发到了父母、配偶,甚至是孩子的手机上,一条“您亲友XXX已严重违约,请督促其还款”,瞬间把一个人的债务问题变成了全家的“社会性死亡”。
但我想先告诉你一个事实:如果只是正常提醒你家人“某人借款未还”,这可能还在灰色地带;但如果用侮辱性语言、威胁恐吓、频繁骚扰,那就已经违法了!
我们来理清楚几个关键点:
第一,你的债务是你个人的,家人没有替你还钱的法律义务,除非他们是担保人或共同借款人,否则催收方无权向他们施压,这是《民法典》明确规定的“合同相对性”原则——债是两个人之间的事,不能随便拉无辜的人进来。
第二,催收行为必须合法合规,银保监会发布的《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里写得清清楚楚:不得对无关第三人进行催收,不得使用恐吓、侮辱、诽谤等手段,不得频繁拨打或发送信息干扰他人生活。
可现实中呢?有些第三方催收公司为了逼你还钱,直接从你手机通讯录爬数据,挨个群发“紧急通知”,说什么“再不还钱就起诉”“列入失信名单子女考公受影响”……这些话术,听着吓人,其实很多都是唬人的。
更过分的是,有人收到短信写着:“您儿子欠款5万,现已被法院立案,请家属配合处理。”——这种伪造司法文书、冒充执法机关的行为,已经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严重的甚至构成刑事犯罪!
我之前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28岁,在外打拼多年,因为创业失败借了几笔网贷,后来资金链断裂,逾期了三个月,他一直自己扛着,没敢告诉家里。
结果有一天,他母亲突然打电话哭着问他:“你怎么变成老赖了?居委会都听说了!”原来,催收公司不仅给他妈打了十几个电话,还发了一条带他身份证照片的“催告函”彩信,附言:“请家属代偿,否则将公开曝光。”
小李当场崩溃,他母亲本来有心脏病,这一刺激直接住院了,后来我们调取证据发现,这家催收公司根本没有取得小李授权,也从未尝试通过正规渠道联系本人,而是直接轰炸亲属,属于典型的违规催收。
我们向银保监会投诉,并提起民事诉讼,最终法院判决催收公司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8000元,责令删除所有非法获取的信息,并公开道歉。
这个案子让我特别感慨:一个人可以暂时经济困难,但不该因此失去尊严和亲情的信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险管理指引(试行)》第十八条
催收过程中不得骚扰无关第三人,不得向除债务人以外的第三方透露债务人信息。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可处拘留或罚款。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如果你或家人收到了催收短信,别慌,也别觉得丢脸,记住以下三点:
✅第一步:保留证据
截图短信、录音通话、保存微信记录,时间、内容、发送号码都要留好,这是后续投诉和维权的关键。
✅第二步:明确告知对方停止骚扰
可以直接回复:“本人正在处理债务,请勿联系我的家人,继续骚扰将依法追责。”语气不必卑微,这是你的权利。
✅第三步:主动投诉
向银保监会官网、12363金融消费者投诉热线、公安机关报案,必要时提起民事诉讼,别怕麻烦,你的沉默只会助长对方的嚣张。
最后我想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欠债确实该还,但不该用尊严去还。
这个时代,谁还没个难处?真正可怕的不是负债本身,而是一旦跌倒,就被整个系统踩着头不让起来。
法律存在的意义,就是保护弱者不被更强的力量碾碎。
请勇敢一点,用法律为自己撑腰,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 一位始终站在你这边的执业律师
贷款逾期被爆通讯录?家人突然收催收短信怎么办?,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最近我接到好几个咨询,都是同一个主题:“律师,我没还上贷款,结果催收公司给我爸妈发短信了,说我是‘老赖’,还威...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