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过户费怎么算?搞不清这些,多花几万块都不冤!
看中了一套心仪已久的二手房,谈好了价格,签了合同,满心欢喜准备拿房钥匙,结果一到过户环节,中介递过来一张费用清单——什么契税、个税、增值税、登记费……密密麻麻一堆数字,加起来比预想高出一大截?这时候才...
看中一套心仪已久的二手房,谈好价格、签了合同,正准备欢欢喜喜办过户,结果中介或房管局一算费用,脑袋“嗡”一下——怎么比预想的贵这么多?明明房价才150万,过户费加税直接多了五六万?这时候才意识到:哎哟,原来过户不是“交个钱拿个证”那么简单!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掰开揉碎讲清楚——二手房过户费到底怎么算?哪些该你出?哪些能省?哪些坑千万不能踩?
很多人以为“过户费”就是去不动产中心交一笔钱,其实大错特错,所谓的“二手房过户费”,其实是税费+登记费+中介服务费等一堆费用的统称,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这是最大头的一块,按房屋面积和是否首套房来定:
举个例子:你买的是100㎡的二手房,是你的第二套房,那契税就是总价×2%,如果房子卖180万,光契税就得交3.6万!
如果房子不满两年,卖方要交5.6%左右的增值税及附加(5%增值税 + 0.6%城建教育附加)。
满两年的房子,免征增值税。
比如房子卖200万,不满两年,这一项就要交约11.2万!这笔钱理论上是卖家出,但现实是——很多卖家直接把税费打包进房价,或者在合同里写“所有税费由买方承担”,那你可就“背锅”了。
如果房子不是“满五唯一”(即产权满五年且是家庭唯一住房),卖方要交差额的20%个税,或按总价1%-3%核定征收。
比如房子当初买价80万,现在卖200万,差额120万,20%就是24万!这数字吓人吧?所以很多老房子即使地段好,也难出手,就是因为个税太高。
但现实中,不少卖家会要求买家“包税”,也就是你不仅要付房款,还得替他交这笔巨款。
这些看似不多,但加起来也是小几千。
通常为成交价的1%-3%,有些中介搞“各付1%”,有些则是买家全包,别小看这1%,150万的房子就是1.5万起步。
法律上,契税归买方,增值税和个税归卖方,但!现实是——谁强势谁不掏钱。
很多房东挂牌时直接写“净收价”,意思是我卖180万,一分不多拿,所有税费你买方搞定,你要是不接受,隔壁有人愿意接盘。
在签合同前,一定要问清楚:
建议:白纸黑字写进合同!别听中介口头说“惯例都是买家出”,到时候扯皮你就傻眼了。
张女士在深圳看中一套学区房,业主老李报价580万,说是“净收价”,中介解释:“这价格不含税,你得自己承担税费。”张女士心想,总价不算离谱,就签了合同。
过户时一算:房子不满五年,非唯一,个税按差额20%算,竟高达22万!加上契税、增值税,她总共多花了近30万。
她回头找老李理论:“你说净收,怎么还让我交这么多?”老李两手一摊:“合同写了‘交易产生的一切税费由买方承担’,你自己没看清楚怪谁?”
法院最终判决:合同约定优先,张女士败诉,她多花的30万,一分钱都没要回来。
这个案子提醒我们:“净收价”三个字背后,可能是几十万的坑!
《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第四条
契税的计税依据为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确定的成交价格,买受人为纳税义务人。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
个人转让购买不足2年的住房,全额缴纳增值税;满2年免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
个人转让自用达五年以上、并且是家庭唯一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合同明确约定税费承担方式的,依约定执行。
作为从业十几年的房产律师,我见过太多客户因为不懂过户费,白白多花几万甚至几十万,临走前送你三个“保命建议”:
✅第一,查清房子“底细”再出价
一定要查清房子是否“满两年”“满五唯一”,这两点直接决定税费多少,让卖家提供原购房发票、契税票、户口本等资料,核实信息。
✅第二,合同写清“谁出税”
不要轻信口头承诺,必须在合同中明确:“本次交易产生的契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由哪一方承担。”避免“一切税费由买方承担”这种模糊表述。
✅第三,别怕砍价,税费也能谈
你以为房价谈好了就完了?其实税费分摊才是谈判关键,你可以跟卖家说:“你要净收580万,那税费太高我承担不起,不如你让点价,咱们各付各的税。”往往能省下几万块。
说到底,买房是大事,过户是最后一关。
过好了,安居乐业;过不好,花钱买气。
别让一笔糊涂账,毁了你半辈子的积蓄。
下次签合同前,记得把这篇文章甩给中介——
“这上面写的,咱们一条一条对!”
看中一套心仪已久的二手房,谈好价格、签了合同,正准备欢欢喜喜办过户,结果中介或房管局一算费用,脑袋“嗡”一下—...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