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平安e贷严重逾期短信别慌!是催收套路还是真违约?一文说清你的权利和应对策略
你有没有在深夜突然收到这样一条短信: 【平安e贷】用户您好,您名下贷款已严重逾期,涉及金额XX,XXX元,若未及时处理将上报征信并采取法律措施,请立即登录还款链接处理…… 短信来得猝不...
最近不少朋友私信问我:“律师,我明明记得按时还了,怎么突然收到中银消费发来的‘贷款已逾期’短信?是不是诈骗?”、“这条短信说我欠了几千块,但我觉得金额对不上,该不该信?”
说实话,这类问题现在太常见了,中银消费金融作为持牌金融机构,确实会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进行贷后管理,但你有没有想过——同一条“逾期通知”,背后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法律性质?有的是真的提醒你还款,有的却可能是外包催收的“心理施压术”,我就用大白话,给你拆解清楚。

首先得明确一点:合法合规的逾期通知,必须包含几个关键信息,否则就可能涉嫌违规催收。
✅ 正规短信长啥样?
“【中银消费金融】尊敬的客户,您名下尾号1234的贷款账户已逾期15天,当前应还本金+利息合计¥4,876.32,请于2025年4月10日前还款至指定账户,详询客服95566。”
这种短信有明确账户、金额、期限、还款路径,属于正常履约提醒。
❌ 而这些短信要警惕!
第一步:查证!别让情绪主导判断
打开中银消费金融官方App或拨打客服热线95566(不是短信里的陌生号码),登录账户查实际还款状态,有时候是系统延迟、自动扣款失败,或是你记错了还款日。
第二步:留痕!保存所有沟通记录
把收到的短信截图、通话录音(提前告知对方“我在录音”)、微信聊天记录全都存好,万一后续有争议,这就是你的“证据武器库”。
第三步:回应要有理有据,不卑不亢
如果你确实逾期了,别逃避,主动联系客服协商分期或延期;
如果你认为没逾期或金额不对,直接书面提出异议:“本人对贵司所称逾期事实存疑,请求提供完整还款明细及合同依据。”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上班族,某天突然收到中银消费短信:“贷款逾期90天,即将起诉”,他懵了,明明每月工资卡自动扣款。
我们调取了他的银行流水和中银消费的还款记录,发现:连续三个月,系统显示“扣款失败”,原因是绑定银行卡余额不足——而中银从未通过电话或App推送明确提醒过他卡里没钱!
更离谱的是,第三方催收公司在他逾期第30天就开始频繁打电话到他单位,甚至冒充法院工作人员说“要冻结账户”。
最终我们提起诉讼,主张: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哪怕你真欠了钱,机构也有义务“文明催收”;而如果你根本没违约,更要敢于维权。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三条: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用途使用借款的,贷款人可以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解除合同。但前提是“依法依约”行使权利。
📌《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第十二条:
催收过程中不得使用威胁、恐吓、辱骂等语言,不得向无关第三人透露债务人信息。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条:
任何组织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催收中的“爆通讯录”属于典型违法。
📌 最高法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的规定也明确:金融机构主张逾期利息、违约金总和不得超过LPR的四倍,超出部分法院不支持。
朋友们,借钱还钱,天经地义,但正义不仅存在于“还钱”这件事上,也存在于“怎么催你还钱”的过程中。
收到中银消费的逾期短信,别第一反应就是“我完了”,也别一头热血去骂回去。
你要做的,是冷静下来,做三件事:
你不是弱势群体,你是受法律保护的金融消费者。
哪怕你现在手头紧,也可以申请展期、协商减免;
哪怕你已经被列入催收名单,也有权要求他们“好好说话”。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债务可以协商,尊严不能打折。
有问题,找专业的人,别让自己在恐慌中做出错误决定。
—— 一名始终站在你这边的执业律师
收到中银消费逾期提醒短信别慌!是催收套路还是真违约?一文说清你的权利和应对策略,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最近不少朋友私信问我:“律师,我明明记得按时还了,怎么突然收到中银消费发来的‘贷款已逾期’短信?是不是诈骗?”...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