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嘞,各位朋友,今天咱们来聊个挺让人揪心的事儿—头盖骨轻伤。这可不是小事儿,好好的人,头盖骨都被弄成轻伤了,这赔偿的事儿肯定得弄明白,不然太亏了!
头盖骨轻伤了,赔偿赔付到底该咋算?** 头盖骨,那可是保护咱们大脑的“金钟罩”,一旦因为别人的原因,比如打架斗殴、交通事故,或者工作中的意外,导致头盖骨受了轻伤,这身体上的痛苦不说,心里也堵得慌...
(一)遇上“二级轻伤”,先别慌,搞懂是啥再说!
生活中,难免磕磕碰碰,有时候火气一上来,推搡几下,拳头没控制住,就可能出事,一旦对方去做了伤情鉴定,结果出来个“二级轻伤”,这性质可就变了。
首先您得明白,“二级轻伤”不是咱们老百姓嘴里随便说的“伤得不重”,它是个法律概念,是《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里规定的一种伤情等级,简单说,它比“轻微伤”重,比“一级轻伤”稍轻,但已经达到了刑事立案的标准,啥意思?就是说,造成二级轻伤,理论上就可能构成《刑法》里的“故意伤害罪”了,对方要是较真,是可以追究刑事责任的,搞不好要判刑坐牢。
一旦沾上个“二级轻伤”,不管您是受伤的一方,还是动手的一方,都得重视起来,不能稀里糊涂的。
(二)“说”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报案和陈述的关键点
如果您是受伤的一方,拿到了“二级轻伤”的鉴定报告,第一步通常是去派出所报案,这时候,您怎么“说”,怎么把事情讲清楚,非常重要,这可不是随便唠嗑,您的每一句话都可能成为后续处理的依据。
您得捋清楚这么几件事:
跟警察叔叔陈述的时候,一定要实事求是,客观冷静,别夸大其词,也别遗漏重要细节,想到啥就说啥,但要条理清晰,如果记不太清的,就说“记不清了”,别瞎编,最好能提供一些证据,比如现场照片、视频、证人联系方式啥的。
(三)赔偿协议怎么“写”才不吃亏?——核心条款要抓牢
很多时候,事情发生了,双方可能都想私了,不想把事情闹大,尤其是动手的一方,肯定想通过赔偿来获得谅解,这时候,一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赔偿协议就太重要了!这玩意儿可不能马虎,随便写个“今收到XX赔偿款XX元”就完事,那是给自己挖坑呢!
一份像样的赔偿协议,至少得包含这些内容:
写协议的时候,有几个“坑”您可千万别踩:
(四)以案说法:小王的教训与小李的经验
小王的糊涂账
小王跟人打架,把对方打成了二级轻伤,对方家属找上门,哭哭啼啼,说私了吧,要5万块,小王吓坏了,赶紧凑了5万给人家,对方写了个收条:“今收到小王赔偿款50000元。” 结果呢?钱给了,对方转头就拿着伤情鉴定去派出所报了案,说小王故意伤害,小王傻眼了,拿着收条去说已经私了,人家说这收条没说不追究刑事责任啊!小王不仅赔了钱,还因为故意伤害罪被判了缓刑,这就是协议没写明白的亏!
小李的明智之举
小李被人打伤,鉴定为二级轻伤,对方想私了,小李没慌,先咨询了律师,律师帮他梳理了各项损失,大概3万多,然后在律师的指导下,双方坐下来谈,最后约定赔偿4万元(含所有费用),签协议的时候,白纸黑字写清楚了:“甲方一次性赔偿乙方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交通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各项损失共计人民币肆万元整(¥40000.00),乙方收到上述款项后,就本次伤害事件自愿放弃对甲方的刑事责任追究,并保证不再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向甲方主张任何权利。” 双方签字,还有见证人,钱到账后,小李出具了《刑事谅解书》,这事就算彻底了了,双方都省心。
(五)法条链接:心里有杆秤
咱们老百姓办事,心里得有杆秤,知道法律上是咋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级轻伤就可能够上这个“故意伤害罪”的入罪标准了,一般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达成谅解,情节轻微的,也可能不起诉或者判缓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和解协议的适用范围】: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二级轻伤的故意伤害罪,通常就在这个“可以和解”的范围内,这也是为啥赔偿谅解这么重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九十二条:对附带民事诉讼作出判决,应当根据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失,结合案件具体情况,确定被告人应当赔偿的数额,犯罪行为造成被害人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付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被害人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器具费等费用;造成被害人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等费用。 (这是民事赔偿范围的主要依据。)
(六)律师总结:遇事不慌,依法办事是王道
说到底,“二级轻伤”不是小事,它一头连着刑事责任,一头牵着民事赔偿。
记住喽,不管是“说”情况,还是“写”协议,核心都在于:
如果您觉得这事自己搞不定,或者对方狮子大开口,或者您担心签了协议也没用,那千万别犹豫,赶紧找个专业律师咨询一下!律师能帮您分析案情,计算赔偿数额,起草或审查协议,帮您争取最大的合法权益,让您在法律的框架内,明明白白地把这事儿了了。
行啦,今天就跟大家聊到这儿,希望大伙儿都平平安安,用不上这些知识,但万一真遇上了,也能心里有数,知道该咋“说”,咋“写”,咋保护自己!
二级轻伤的事儿怎么说清楚?赔偿协议又该怎么写?,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一)遇上“二级轻伤”,先别慌,搞懂是啥再说! 生活中,难免磕磕碰碰,有时候火气一上来,推搡几下,拳头没控制...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