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假货怎么处罚?法律后果比你想象的更严重!

普法百科36秒前1

卖假货的法律后果有多严重?

电商平台、微商、地摊甚至某些实体店里,假货问题屡禁不止,很多人以为卖假货只是“小打小闹”,最多被罚款了事,但实际上,卖假货的法律后果可能比想象中更严重!

根据我国《刑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标法》等法律法规,卖假货可能面临以下处罚:

卖假货怎么处罚?法律后果比你想象的更严重!

  1. 行政处罚:市场监管部门可以没收假货、罚款,甚至吊销营业执照。
  2. 民事赔偿:消费者可以要求“退一赔三”,如果涉及食品安全问题,可能“退一赔十”。
  3. 刑事责任:如果销售金额较大或情节严重,可能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或“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最高可判无期徒刑!

以案说法:卖假货真的会坐牢!

2021年,浙江某电商店主李某因销售假冒名牌包包,涉案金额达200万元,最终被法院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100万元。

无独有偶,2022年,广东一家化妆品公司因销售假冒国际大牌护肤品,不仅被罚款500万元,公司负责人还被判刑3年。

这些案例告诉我们:卖假货不是“小生意”,而是高风险犯罪!

法条链接:卖假货涉及哪些法律?

  1. 《刑法》第214条(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 《刑法》第140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销售金额200万元以上的,最高可判无期徒刑。
  3.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欺诈消费者可“退一赔三”,最低赔偿500元。
  4. 《食品安全法》第148条: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可“退一赔十”。

律师总结:如何避免踩坑?

  1. 正规渠道进货:确保货源合法,保留进货凭证,避免“被坑”。
  2. 警惕“低价高利润”陷阱:天上不会掉馅饼,价格低得离谱的货,很可能就是假货。
  3. 及时下架问题商品:如果发现销售的商品可能侵权或违规,立即下架并联系律师处理。
  4. 遇到投诉或调查,及时咨询律师:不要自行“私了”或对抗执法,否则可能加重处罚。

卖假货看似“来钱快”,但法律风险极高,轻则赔钱,重则坐牢!做生意要诚信经营,远离假货,才能走得更远,如果已经涉及相关问题,建议尽快咨询专业律师,争取合法合规解决!

卖假货怎么处罚?法律后果比你想象的更严重!,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网贷被起诉后,钱都结清了就真的万事大吉了?
« 上一篇48秒前
×
24
2025 09

卖假货怎么处罚?法律后果比你想象的更严重!

卖假货的法律后果有多严重? 在电商平台、微商、地摊甚至某些实体店里,假货问题屡禁不止,很多人以为卖假货只是“...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