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法律规定

普法百科1秒前1

  一、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法律规定

  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法律规定如下:

  1.意思自治原则,离婚时双方可以先协商决定共同财产的分割方式,协商不成的才由法院判决;

  2.照顾子女、女方的权益原则;

  3.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二、夫妻离婚财产协议书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1.当事人及其婚姻的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贯、工作单位、职业、住址、身份证号、结婚时间、生育子女时间个数、离婚原因。

  2.其次,必须有双方同意离婚的表示,不离婚而分割财产的,离婚财产分割协议无效。

  3.对夫妻共同财产和债务的分割。

  4.关于离婚损害赔偿问题。对一方有法定过错的即重婚、有配偶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无过错方有权要求损害赔偿。

  5.违反协议的责任。

  三、夫妻分割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公平法务提醒您,夫妻分割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是三年。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分享举报
哪些情形下可以判决准予离婚
« 上一篇2秒前
×
23
2025 09

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法律规定

  一、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法律规定   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法律规定如下:   1.意...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