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在外地被起诉了?别慌!资深律师教你这样应对
最近有朋友问我,说收到法院传票,是外地的法院寄来的,因为之前欠了网贷没还,这下可把他愁坏了,心里咯噔一下,焦虑得不行:“律师,我这网贷怎么还跑外地去起诉我了?我该怎么办啊?” 别急,今天就给大家好好说...
最近有位朋友愁眉苦脸地来找我,说自己几年前好心给人做了个网贷担保,结果现在借款人还不上钱,自己反倒被网贷公司告上了法庭,收到了法院的传票,他一头雾水,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大责任,更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生活中像我这位朋友一样,因为抹不开面子或者不懂其中厉害,就轻易给人做网贷担保的情况还真不少,但“担保”这两个字,可不是随便签个名那么简单,它背后可是沉甸甸的法律责任,一旦借款人“跑路”或者还不上钱,担保人就可能要替他“买单”。
如果真的因为给人网贷做担保被起诉了,到底该怎么办呢?
千万别慌,更别逃避!收到法院传票和起诉状副本后,一定要认真对待,按时出庭,很多人觉得“我又没借钱,凭什么告我?”然后就不去开庭,这是大错特错的,法院不会因为你不去就不审理,反而会因为你放弃了答辩和举证的权利,可能做出对你不利的缺席判决,积极应诉是第一步!
仔细看看传票和起诉状,搞清楚是谁告了你,为什么告你,要求你承担什么责任,金额是多少。这些信息在法院送达的材料里都有。
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回头看看当初签的那份《担保合同》或者在网贷APP上点同意的那些《担保条款》。这是你的“尚方宝剑”,也是你的“挡箭牌”。
搞清楚这些,你才能知道自己大概要承担多大的责任,或者有没有可能不用承担责任。
以案说法:
小王和小李是好朋友,小李想在某网贷平台借款5万元,但平台要求有担保人,小李就找到了小王,小王碍于情面,就在网贷APP上点击确认了担保条款,成为了小李该笔借款的“连带责任保证人”,但他当时并没有仔细看条款细节。
后来小李生意失败,钱还不上了,网贷公司多次催收无果后,直接将小王告上了法庭,要求小王偿还5万元本金及高额利息、违约金,小王收到传票后才傻眼,赶紧来找我咨询。
我首先让小王找回了当时的担保合同(电子合同也要想办法调取),仔细一看,果然是“连带责任保证”,担保范围也包括了本金、利息、违约金等,但我发现,合同中约定的保证期间是“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小李的借款到期日是2023年1月1日,而网贷公司向法院起诉小王的时间是2023年8月10日。
这里就有文章可做了!根据法律规定,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
在这个案子里,约定的保证期间就是六个月,从2023年1月1日到2023年6月30日,网贷公司如果在这六个月内没有通过有效方式(比如书面催收函、有记录的电话催收等,具体看证据)要求小王承担保证责任,那么小王的保证责任就免除了,因为网贷公司无法提供在保证期间内要求小王承担责任的有效证据,法院判决小王无需承担保证责任。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不是签了担保就一定万事皆休,仔细审查合同条款,尤其是保证方式、保证期间和保证范围,是有可能找到抗辩理由的。
法条链接:
律师总结:
给别人做网贷担保,真不是小事!它意味着当借款人还不上钱时,你可能要替他“背锅”。
担保是个严肃的法律行为,签了字就要负责,但如果真的不幸卷入纠纷,也不要过于恐慌,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才是最有效的办法,希望大家都用不到这些知识,但万一遇到了,也能心里有数,沉着应对。
网贷担保被起诉了?别慌!资深律师教你这样应对,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最近有位朋友愁眉苦脸地来找我,说自己几年前好心给人做了个网贷担保,结果现在借款人还不上钱,自己反倒被网贷公司告...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