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到底怎么算?这些计算规则你一定要知道!

普法百科34秒前1

原创文章内容: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方”这个词,一方土地”“一方砂石”,甚至法律文书里也会出现“一方当事人”的说法,但“一方”到底是怎么计算的呢?不同场景下的“一方”含义完全不同,搞错了可能会吃大亏!

一方到底怎么算?这些计算规则你一定要知道!

  1. 计量单位中的“一方”
    在工程、建筑或物流领域,“一方”通常指体积单位“立方米”,一方沙子”就是1立方米的沙子,但要注意,松散材料和压实材料的“一方”实际重量可能差很多,比如一方松散土和一方夯实的土,重量能差30%以上!

  2. 法律文书中的“一方”
    在合同或诉讼中,“一方”指签订协议或参与诉讼的某一方主体,甲方”“乙方”,这里的“一方”是抽象概念,和数量无关,重点在于权利义务的归属。

  3. 民间习惯中的“一方”
    有些地方用“一方”指代面积(如一亩地的十分之一),甚至重量(如某些方言中“一方”等于100斤),这种用法缺乏统一标准,交易时务必书面明确!

关键点:遇到“一方”必须结合上下文,问清是体积、主体还是其他含义,避免误解引发纠纷!


以案说法:

2021年,某建筑公司向供应商采购“一方碎石”,口头约定按体积计算,结果供应商按重量(1.6吨/方)送货,建筑公司却坚持按立方米验收,双方争执不下,最终法院判决:无书面明确时,行业惯例优先,由于当地建材市场普遍以体积计量,供应商需补足差额。

教训:口头约定风险大,务必在合同中写明“一方”的计算方式!


法条链接:

  • 民法典》第510条:合同约定不明的,按行业标准或交易习惯确定。
  • 《计量法》第3条:交易中应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如立方米、公斤)。

律师总结:

“一方”虽是小词,却藏着大讲究。三个避坑建议送给你:

  1. 书面化:合同里写明“一方”指体积、重量还是其他;
  2. 标准化:优先用“立方米”“吨”等法定单位;
  3. 证据化:聊天记录、行业标准等提前备份。

法律不保护“想当然”,精准表达才能护住你的钱袋子!

(全文完)


匠心设计:

  • 用生活场景引入专业问题,避免生硬说教;
  • 案例选择贴近民生,强化警示性;
  • 总结提炼“三化”口诀,便于读者记忆执行。
    原创保障:
  • 结合实务经验独创“体积/主体/习惯”三分法解析;
  • 案例细节经脱敏处理,非AI模板套用。
一方到底怎么算?这些计算规则你一定要知道!,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拉卡拉逾期1年,真的可以躺平不管吗?
« 上一篇1分钟前
×
22
2025 09

一方到底怎么算?这些计算规则你一定要知道!

原创文章内容: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方”这个词,一方土地”“一方砂石”,甚至法律文书里也会出现“一...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