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帮忙借网贷逾期了还不上朋友

金融债务1分钟前1

原创文章内容:

生活中,朋友之间互相帮忙本是常事,但一旦涉及金钱借贷——尤其是网贷,问题就变得复杂起来,不少读者咨询:“朋友用我的身份信息借了网贷,现在逾期还不上,我该怎么办?” 这种看似“仗义”的行为,背后隐藏的法律风险和人情纠葛,值得我们深思。

朋友帮忙借网贷逾期了还不上朋友

朋友帮忙借网贷,谁才是真正的“借款人”?

网贷平台审核时,认的是“合同签署人”,也就是说,哪怕钱是朋友用的,只要是用你的身份信息、银行卡和手机号申请的,法律上你就是借款人,朋友口头承诺“不用你还”,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网贷平台和法院只会追究你的责任。

核心风险:

  • 征信受损:逾期记录直接挂在你名下,影响未来贷款、买房甚至就业。
  • 催收骚扰:电话、短信轰炸甚至上门催收,首当其冲的是你。
  • 被起诉风险:若金额较大,平台可能起诉你而非实际用款的朋友。

朋友反悔不还,如何自救?

第一步:固定证据
立即收集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口头承诺的录音(需合法),证明“实际用款人是朋友”。

  • 微信聊天中朋友承认“钱是我用的,会按时还”;
  • 朋友每月转账还款的流水记录。

第二步:协商或报案

  • 协商还款:联系平台说明情况,争取分期或延期(需朋友配合)。
  • 报警处理:若朋友故意欺诈(如盗用身份),可报警追究其刑事责任。

注意:

  • 私下写“借条”补签?若朋友一开始就存心骗贷,补签也可能无效。
  • “哥们义气”别过头:帮朋友网贷等于用自己的信用为他兜底,99%的翻脸都始于“信任”

法律与人情的两难

许多人在友情和现实间纠结:“不帮,朋友做不成;帮了,可能人财两空。”但法律冰冷无情,一旦逾期,朋友躲债、拉黑、失联的案例比比皆是。

一句真相:
“真朋友不会让你扛雷,假朋友迟早让你背锅。”


建议参考:

  • 绝对不要出借身份证、银行卡或配合刷脸办理网贷。
  • 若已发生,优先协商还款并保留证据,必要时寻求律师介入。
  • 对反复“求助”的朋友,学会拒绝:“我可以陪你解决问题,但不能替你违法。”

相关法条:

  1. 《民法典》第667条: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2. 《刑法》第193条: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贷款,可能构成贷款诈骗罪。
  3. 《电子签名法》第14条: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网贷合同签署后即生效)。

小编总结:
朋友帮忙本是情分,但网贷逾期却是实实在在的法律责任。千万别用“人情”去赌“人性,否则最后可能既丢了朋友,又毁了信用,如果已经陷入困局,冷静收集证据、及时止损才是上策。法律不认“口头承诺”,只认白纸黑字。

(全文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今年开始,网贷平台批量起诉了!平台负债人该怎么办?
« 上一篇2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