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发短信我逾期说我涉嫌诈骗

金融债务35秒前1

原创文章内容:

不少网友反映突然收到网贷平台短信,内容大致是:“您的借款已逾期,因恶意拖欠行为涉嫌合同诈骗,我方将移交司法机关处理……”这类短信看似“杀气腾腾”,实则可能暗藏猫腻,作为律师,我必须提醒您:逾期≠诈骗,但盲目应对可能真会惹祸上身!

网贷发短信我逾期说我涉嫌诈骗

为什么网贷平台爱用“诈骗”吓唬人?

  1. 催收套路:部分平台通过夸大法律后果施压,利用普通人怕“吃官司”的心理逼还款,甚至夹杂高额违约金、恐吓式语言。
  2. 真伪难辨:有些短信实为第三方催收公司所为,可能伪造公章、虚构司法程序,属于违规催收。

收到短信后,律师建议三步应对

  1. 核实债权真实性

    • 登录网贷平台官方APP或官网,核对借款合同、还款记录,确认是否真逾期。
    • 若发现“被贷款”或利息超出法定范围(年利率超15.4%),立即保留证据。
  2. 判断是否构成“诈骗”

    • 法律上,诈骗需同时满足
      • 借款时提供虚假材料(如伪造身份证、虚假收入证明);
      • 主观上无还款意愿(如借款后直接失联、挥霍资金)。
    • 单纯因失业、疾病逾期?这属于民事纠纷,不构成刑事犯罪!
  3. 主动协商,保留证据

    • 联系平台客服,说明困难,要求提供书面逾期协商方案(录音或截图留存)。
    • 若遭遇暴力催收(如恐吓、骚扰亲友),向银保监会或互联网金融协会投诉。

以案说法:
2022年,杭州某男子因网贷逾期收到“涉嫌诈骗”短信,催收员威胁“不还款就坐牢”,他惊慌之下借新还旧,债务滚至20万,后经律师介入调查,发现该平台年利率高达36%,且短信系催收公司伪造,最终法院认定:借款人无诈骗故意,平台需退还超额利息,催收公司被罚款。


法条链接:

  • 《刑法》第266条:诈骗罪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
  •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13条:催收人员不得虚假、误导或恐吓债务人。
  • 《民法典》第680条:借款利率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超出部分无效。

律师总结:
网贷逾期后,冷静比还款更重要!记住三个关键:

  1. 别被“诈骗”字眼吓住——先自查是否真有主观恶意;
  2. 别私下转账给催收员——务必通过官方渠道处理;
  3. 别以贷养贷——及时寻求法律援助或债务重组。

遇到类似问题,可私信咨询(附真实案例参考),用法律武器守住你的钱袋子!


:本文结合实务经验原创撰写,未经许可禁止搬运,个案需具体分析,建议持材料线下咨询律师。

,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死刑到底怎么执行?枪决、注射还是其他?揭秘中国死刑执行全流程
« 上一篇6分钟前
×
20
2025 09

网贷发短信我逾期说我涉嫌诈骗

原创文章内容: 不少网友反映突然收到网贷平台短信,内容大致是:“您的借款已逾期,因恶意拖欠行为涉嫌合同诈...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