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怎么写,法律文书中转折词的艺术与风险

普法百科35秒前1

"但"字背后的法律玄机

在法律文书中,一个小小的"但"字,往往能改变整个句子的含义,它看似简单,却承载着限制、例外、补充等多种功能,用得好,逻辑清晰;用不好,可能引发争议。"但怎么写"才能既精准表达,又避免歧义?

"但"字的常见用法

在法律条款、合同、诉讼文书中,"但"通常用于:

但怎么写,法律文书中转折词的艺术与风险

  • 设定例外(如:"合同自签字生效,但未经公证不得对抗第三人。")
  • 补充条件(如:"甲方有权解除合同,但需提前30日书面通知乙方。")
  • 限制范围(如:"本条款适用于所有用户,但不包括未成年人。")

"但"字的潜在风险

  • 语义模糊:如"乙方应按时付款,但甲方可酌情宽限","酌情"是否意味着甲方可以随意决定?
  • 逻辑矛盾:如"本合同不可撤销,但经双方协商一致可解除",前后是否冲突?
  • 解释争议法官或对方律师可能对"但"后的内容作不同解读,影响案件走向。

以案说法:一个"但"字引发的千万赔偿

案例背景:某公司与供应商签订合同,约定"货物验收合格后付款,但若发现质量问题,买方有权拒付尾款。"后来,买方以"轻微瑕疵"为由拒付,供应商起诉,认为"质量问题"应指重大缺陷,而非微小瑕疵。

法院判决:合同中的"但"字条款未明确"质量问题"的标准,导致解释分歧,法院结合行业惯例,认定买方滥用"但"字条款,判令其支付尾款及利息

启示

  • "但"字后的内容必须具体,避免模糊表述。
  • 涉及权利限制时,应明确标准(如"质量问题"需达到何种程度)。

法条链接:如何规范使用"但"字

参考《民法典》第466条:

"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依据合同所使用的词句,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等,确定其真实意思。"

这意味着:

  • "但"字条款的解释可能影响整个合同效力。
  • 法院会结合上下文判断"但"的真实含义,而非孤立理解。

律师总结:如何写好"但"字句?

  1. 明确范围:"但"字后的例外或限制必须具体,避免模糊表述(如"特殊情况"应改为"不可抗力或政府政策调整")。
  2. 避免矛盾:确保"但"字前后的逻辑一致,如"不可撤销,但可协商解除"应改为"非经协商一致不得解除"。
  3. 结合上下文:检查"但"字是否与全文协调,防止断章取义。
  4. 专业审核:重要合同或法律文书中的"但"字句,建议由律师把关,减少歧义风险。

法律文书的严谨性在于细节,"但"字虽小,却可能成为胜负关键,写得好,它能帮你规避风险;写得不好,它可能成为对手攻击的漏洞,下次遇到"但怎么写"的问题时,不妨多斟酌几遍。

但怎么写,法律文书中转折词的艺术与风险,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第二次离婚怎么算财产
« 上一篇35秒前
离婚4年财产怎么处理好
下一篇 »34秒前
×
19
2025 09

但怎么写,法律文书中转折词的艺术与风险

"但"字背后的法律玄机 在法律文书中,一个小小的"但"字,往往能改变整个句子的含义,它看似简单,却承载着限制...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