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是什么意思?一篇文章带你搞懂个人所得税

普法百科3秒前1

“个税”这个词,我们经常在工资条、年终奖或者兼职收入里看到,但很多人对它一知半解,甚至觉得“反正扣了就扣了,搞不懂也无所谓”。个税不仅关系到我们的钱包,还涉及法律义务,我们就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帮你彻底搞懂“个税”到底是什么意思。


个税是什么意思?

“个税”全称是“个人所得税”,就是国家根据你的收入情况,按照一定比例征收的税,无论是工资、奖金、稿费、房租收入,还是炒股赚的钱,只要符合征税标准,都要依法缴纳个税。

个税的核心原则是“多赚多缴,少赚少缴”,目的是调节收入分配,让高收入群体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同时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


哪些收入要交个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9类收入需要缴纳个税:

  1. 工资、薪金所得(比如月薪、年终奖)
  2. 劳务报酬所得(比如兼职、自由职业收入)
  3. 稿酬所得(比如写文章、出书的收入)
  4.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比如专利、版权收入)
  5. 经营所得(比如个体工商户的收入)
  6.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比如存款利息、股票分红)
  7. 财产租赁所得(比如出租房子、车位的收入)
  8. 财产转让所得(比如卖房、卖股票赚的钱)
  9. 偶然所得(比如中彩票、领奖金)

注意:并不是所有收入都要交税!比如国家规定的免税收入(如国债利息、保险赔款等)就不需要交个税。


个税怎么计算?

个税的计算方式因收入类型不同而有所区别,最常见的是工资薪金个税,采用“超额累进税率”,也就是收入越高,税率越高。

2023年工资个税税率表(按月计算)

月收入(扣除五险一金后)税率(%)速算扣除数
不超过5000元00
5000-8000元30
8000-17000元10210
17000-30000元201410
30000-40000元252660
40000-60000元304410
60000-85000元357160
超过85000元4515160

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 = (月收入 - 5000元起征点 - 专项扣除)×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举个例子:

  • 如果你的月收入是1万元,扣除五险一金后剩8000元,
    • 8000 - 5000 = 3000元(应纳税所得额)
    • 3000 × 3% = 90元(应缴个税)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能帮你省税!

除了5000元的起征点,国家还推出了“专项附加扣除”,符合条件的支出可以抵扣个税,相当于变相提高免税额度,主要包括:

  1. 子女教育(每个孩子每月1000元)
  2. 继续教育(每月400元或每年3600元)
  3. 大病医疗(超过1.5万元部分可扣)
  4. 住房贷款利息(每月1000元)
  5. 住房租金(800-1500元/月)
  6. 赡养老人(独生子女2000元/月,非独生子女分摊)

合理利用专项附加扣除,每年能省下几千甚至上万元的个税!


建议参考

  1. 每年3月记得做“个税汇算清缴”,看看是否需要补税或退税。
  2. 合理规划收入结构,比如利用专项附加扣除、合法避税手段(如商业保险、公益捐赠等)。
  3. 关注政策变化,比如起征点调整、税率优化等,避免多缴或少缴。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18年修订)
  2.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国发〔2018〕41号)

小编总结

个税不是简单的“扣钱”,而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同时也关系到我们的切身利益。了解个税规则,不仅能避免被多扣税,还能合法省税!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彻底搞懂个税,如果还有疑问,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个税是什么意思?一篇文章带你搞懂个人所得税,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负债逾期1年半,我的生活被来分期拖垮了吗?
« 上一篇5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