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三年,真的会被报案抓人吗?
“网贷逾期三年了,催收突然说要报案,我是不是要坐牢了?”很多负债人都在担心这个问题,面对网贷逾期,尤其是长时间未还的情况,很多人心里没底,生怕一不小心就触犯刑法,网贷逾期三年,到底会不会被报案?会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我们就来彻底讲清楚这个问题。
网贷逾期≠诈骗,报案不等于立案
首先要明确一点:网贷逾期属于民事债务纠纷,不是刑事犯罪,除非借款人从一开始就存在恶意骗贷行为(比如伪造资料、虚构借款用途、根本没有还款意愿),否则单纯因为经济困难导致逾期,是不会被认定为“诈骗”的。
网贷公司或第三方催收常说的“报案”,其实更多是一种施压手段,他们可能会威胁借款人“再不还款就移交公安机关”,但实际上,公安机关并不会轻易介入普通的民间借贷纠纷,除非有明确证据证明借款人涉嫌诈骗,否则警方一般不会立案。
网贷逾期三年,真的会被起诉吗?
网贷逾期三年,是否会被起诉,主要看两点:
债权是否还在诉讼时效内
根据《民法典》规定,民间借贷的诉讼时效是3年,如果网贷公司在三年内没有起诉,也没有通过其他方式(如催收函、律师函、电话录音等)中断诉讼时效,那么理论上,债权人可能丧失胜诉权,但要注意,如果网贷公司在这三年内曾催收过(比如发短信、打电话、寄律师函),那么诉讼时效会重新计算。网贷公司是否选择走法律程序
网贷逾期后,平台一般会先内部催收,再外包给第三方催收公司,如果金额较大(比如几万甚至十几万),且借款人长期失联、拒不还款,网贷公司可能会选择起诉,但现实中,小额网贷(几千到一两万)的起诉概率较低,因为诉讼成本较高,平台更倾向于通过催收施压。
以案说法:网贷逾期三年,真的会被抓吗?
案例:小王在某网贷平台借了2万元,后来因失业无力偿还,逾期三年,期间,催收不断威胁要“报案”,甚至声称“已经向公安机关提交材料”,小王非常害怕,担心自己会被抓。
律师分析:
- 如果小王当初借款时提供的是真实信息,且没有伪造资料、恶意逃避债务的行为,那么网贷逾期属于民事纠纷,不会涉及刑事责任。
- 催收所谓的“报案”更多是施压手段,除非网贷公司能证明小王存在诈骗行为(比如借款时填写虚假信息、挥霍资金后拒不还款),否则警方不会轻易立案。
- 如果网贷公司真的起诉,法院判决后,小王仍不履行还款义务,可能会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俗称“老赖”),但不会直接坐牢。
法条链接:哪些情况下网贷逾期可能涉及刑事责任?
《刑法》第193条(贷款诈骗罪)
-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数额较大的,可能构成贷款诈骗罪。
- 但普通网贷(非银行系)一般不属于“金融机构”,因此很难适用该条款。
《刑法》第313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如果网贷公司起诉并胜诉,法院判决后借款人仍拒不履行还款义务,且有能力还款却故意转移财产,可能构成此罪。
《民法典》第188条(诉讼时效)
普通债权诉讼时效为3年,但若债权人在此期间主张权利(如催收),时效可重新计算。
律师总结:如何应对网贷逾期三年的问题?
不要恐慌,先确认债务性质
如果是正规网贷,且你当初借款时信息真实,那么基本不会涉及刑事责任。
评估诉讼时效
如果网贷公司三年内未催收(无短信、电话、律师函等),可能已过诉讼时效,可主张时效抗辩。
积极协商,避免被起诉
即使逾期三年,仍可与网贷平台协商还款方案(如分期、减免利息等),避免被起诉后强制执行。
警惕催收话术,保留证据
催收若威胁“报案”或“上门抓人”,可要求对方提供书面材料,并保留录音、短信等证据,必要时可向监管部门投诉。
网贷逾期三年不会轻易被报案抓人,但长期不还仍可能面临起诉风险,理性应对,合法维权,才能避免陷入更被动的局面。
网贷逾期三年,真的会被报案抓人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