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暴能强制离婚吗
一、被家暴能强制离婚吗
被家暴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实现强制离婚。家暴属于法定离婚事由,遭遇家暴的一方可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请求强制解除婚姻关系。
根据法律规定,实施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会审查家暴证据。受害者需提供如报警记录、医院诊断证明、伤情照片、证言等能证明家暴存在的材料。
若法院认定家暴事实成立,一般会判决离婚。同时,无过错方还可要求家暴方进行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
此外,受害者还可在离婚诉讼期间,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禁止家暴方实施暴力、骚扰、跟踪、接触受害者及其相关近亲属,以保障自身安全。总之,被家暴者可借助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实现强制离婚。
二、被家暴后如何分配
被家暴后离婚,财产分配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由双方协议处理。双方可根据自身意愿,协商决定方式与比例。
若协议不成,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在家暴离婚案件中,遭受家暴一方为无过错方,法院通常会倾向于保护其权益,在财产分配上给予适当倾斜,使其获得相对较多财产份额。
对于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仍归该方所有。比如一方婚前购买的房产且登记在自己名下,一般属于个人财产,离婚时不参与分割。
此外,遭受家暴一方还可在离婚诉讼中请求损害赔偿。此赔偿不仅涵盖物质损害赔偿,如因家暴产生的医疗费、等,还包括精神损害赔偿,以弥补受害者精神上的创伤。
总之,被家暴方在离婚财产分配中受法律保护,可通过合法途径争取自身权益最大化。
三、被家暴了离婚孩子怎么办
被家暴离婚时,孩子归属以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为原则判定。
若孩子不满两周岁,一般随母亲生活,但母亲有严重家暴等不宜情形除外。
已满两周岁的子女,法院会综合考量双方情况。家暴方的暴力行为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法院通常不会将抚养权判给家暴方。非家暴方在经济条件、生活环境等方面能为孩子提供良好条件,且有意愿和能力抚养孩子,获得抚养权的可能性较大。
已满八周岁的子女,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孩子若因家暴对家暴方产生恐惧等心理,明确表示不愿与家暴方共同生活,法院会予以考虑。
此外,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需支付,费用多少和期限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由法院判决。被家暴方还可在离婚诉讼中要求家暴方进行损害赔偿,以保障自身和孩子权益。
以上是关于被家暴能强制离婚吗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