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不予理赔的情形有哪些

一、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不予理赔的情形有哪些

交通事故中,保险公司不予理赔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

1.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或驾驶。和醉酒驾驶都严重违反交通法规,属于保险公司免责范围。

2.被保险机动车被盗抢期间肇事。在此期间发生的交通事故,保险公司通常不承担赔偿责任。

3.被保险人故意制造道路交通事故。若被保险人出于主观故意制造事故来骗取保险金,保险公司不仅不予赔偿,这种行为还可能涉嫌保险诈骗犯罪。

4.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交通事故损失。比如受害人故意碰撞车辆等,保险公司无需赔偿。

5.战争、军事冲突、恐怖活动、暴乱、扣押、罚没、政府征用等情况导致的损失。这些属于不可抗力或特殊情况,不在保险责任范围内。

6.竞赛、测试,在营业性维修、养护场所修理、养护期间发生事故。此时车辆处于非正常行驶状态,保险公司一般不承担责任。

7.利用被保险机动车从事违法活动。当车辆用于违法用途时,保险公司有权拒赔。

投保人在投保时应详细了解保险合同中的免责条款,避免在发生事故后因不符合理赔条件而无法获得赔偿。

二、上班时间发生交通事故是否算

上班时间发生交通事故,符合一定条件算工伤。

根据工伤保险相关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若上班时间因执行工作任务外出,如送货、开会等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可认定为工伤。同时,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的,也可认定为工伤。

需注意,要被认定为工伤,需证明事故与工作存在关联。比如,提供书,确认本人非主要责任;提供工作任务安排证明,证实是因工作外出。另外,若上班时间私自外出办私事发生交通事故,则一般不能认定为工伤。

发生此类事故后,用人单位应在规定期限内申请。用人单位未申请的,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在规定时间内自行申请。最终是否认定为工伤,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依据具体情况审核确定。

三、发生交通事故逃跑了会构成逃逸吗

发生交通事故后逃跑,通常会构成逃逸。逃逸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判断是否构成逃逸,关键在于当事人主观上是否有逃避法律责任的故意。

存在以下情形,一般认定为逃逸: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明知事故发生,却驾车或弃车逃离现场;当事人自认无责任,驾车离开;有、无证驾驶嫌疑,报案后不候处理,弃车离开又返回;送伤者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送伤者就医,留下假信息后离开;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离开现场并且否认事故,但有证据表明知情;协商未达成一致或赔偿不足,未留真实信息且强行离开。

不过,如果有证据证明当事人并非为逃避法律追究,如因抢救伤者而未及时报警、留下联系方式后因特殊原因暂时离开等,可能不被认定为逃逸。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积极救助伤者并报警,避免因错误行为给自己带来更严重的法律后果。

以上是关于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不予理赔的情形有哪些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分享举报
交通事故中残疾人误工费怎么确定
« 上一篇1秒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