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赔偿项目法律依据是怎么规定的
一、交通事故赔偿项目法律依据是怎么规定的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法律依据主要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最高人民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人身损害赔偿方面,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相关凭证确定,需赔偿因就医治疗支出的费用。误工费,根据受害人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护理费按护理人员收入、护理人数和护理期限计算。交通费以正式票据为凭,凭据应与就医地点、时间等相符。住院伙食补助费可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确定。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意见确定。
造成残疾的,还需赔偿,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按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相关标准计算。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
造成死亡的,赔偿、死亡等。丧葬费按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相关标准,按二十年计算。
财产损失赔偿方面,依据《民法典》规定,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其他合理方式计算。
二、出交通事故双方都有责应该怎么样理赔
交通事故双方都有责的理赔流程如下:
首先是确定责任比例。交警会出具书,明确双方责任份额,常见的责任划分有主次责(如70%和30%)、同等责任(各50%)等。
接着,若双方都有,先由各自交强险在责任限额内赔偿对方损失。交强险的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为一额,医疗费用赔偿限额和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也有规定标准。
对于超出限额的部分,按照双方责任比例分担。例如,若一方承担70%责任,另一方承担30%责任,超出交强险部分的损失,就按此比例分别承担。
若双方都投保了商业,各自承担的超出交强险部分的赔偿金额,可由商业险进行赔付。需及时向保险报案,提交相关资料,配合调查和定损。
若双方对理赔事宜存在争议,无法协商解决,可以通过申请交通管理部门调解或向法院提起诉讼来解决。
三、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证书下来就能够提车吗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证书下来后,通常可以提车,但存在特殊情况。
一般而言,交警扣车主要是为了收集证据、检验鉴定。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出具后,如果检验鉴定已完成,且没有其他法定的扣车事由,当事人可以提车。依据相关规定,自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通知当事人领取扣留的事故车辆。
然而,若存在以下情况,可能暂时无法提车。一是对方当事人向法院申请并获得批准,此时车辆会被法院查封,在保全期间不能提车,需等待保全措施解除。二是车辆存在其他违法违规问题未处理完毕,比如车辆手续不全、涉及其他案件等,也会影响提车。
所以,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证书下来不一定马上能提车,要结合实际情况判断。
以上是关于交通事故赔偿项目法律依据是怎么规定的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