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签劳动合同不发工资打什么电话投诉有效
法律解析: 没有签劳动合同且不发工资,可拨打12333、12351、12348等电话进行投诉,这些电话各有其针对的服务内容,拨打后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护自身权益。 12333:这是全国统一的劳动保障...
用人单位不发工资,劳动者投诉到劳动局后,用人单位可能面临限期支付工资、加付赔偿金等处罚,若涉嫌犯罪还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当劳动者投诉到劳动局后,劳动行政部门会依法展开调查。
劳动行政部门会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如果用人单位在规定的期限内支付了拖欠的工资,这种情况下主要是纠正其违法行为,使其履行支付工资的法定义务。
若用人单位逾期仍不支付的,劳动行政部门会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金。例如,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5000元工资,逾期不支付的话,可能需要额外支付2500元至5000元的赔偿金给劳动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所以,用人单位不发工资是严重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会面临多种形式的处罚。劳动者通过向劳动局投诉等合法途径,能够有效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促使用人单位依法履行支付工资的义务。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本文来源:https://www.falvce.com法律解析: 用人单位不发工资,劳动者投诉到劳动局后,用人单位可能面临限期支付工资、加付赔偿金等处罚,若涉嫌...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