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时效过了还有什么时效可挽救赔偿
法律解析: 工伤时效过了,可能还可以尝试通过民事诉讼等途径来主张赔偿,但具体情况需根据实际情况判断。 当工伤时效已过,这确实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但并非完全没有可能获得的机会。 如果是因为不可抗力...
工伤时效过了仍然可以起诉要求赔偿,但可能会面临一些法律上的风险和障碍。一般情况下,工伤认定有时间限制,如果超过该时效未申请工伤认定,可能无法获得工伤认定结论,进而不能通过工伤保险途径获赔。不过,即便无法走工伤赔偿程序,仍可尝试通过民事侵权赔偿的方式向法院起诉,但需证明侵权事实和因果关系等。
工伤认定是劳动者获得工伤保险待遇的前提条件,而申请工伤认定存在法定的时效。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如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均未在规定的时效内申请工伤认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将不再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劳动者也就无法通过工伤认定获得工伤保险。这并不意味着劳动者丧失了所有的赔偿权利。根据《民法典》等相关法律规定,因侵权行为造成他人人身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如果劳动者能证明其受到的伤害是由用人单位或者第三人的侵权行为导致的,即便工伤认定时效已过,也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在民事诉讼中,劳动者需要承担较重的举证责任,要证明侵权行为的存在、自己受到的损害后果以及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等。并且,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会依据民事侵权的归责原则来确定责任的承担。如果用人单位存在过错,应当按照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民事诉讼也有时效限制,一般为三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所以,即便工伤时效过了可以赔偿,但劳动者应及时行使权利,避免超过民事诉讼时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本文来源:https://www.falvce.com法律解析: 工伤时效过了仍然可以起诉要求赔偿,但可能会面临一些法律上的风险和障碍。一般情况下,工伤认定有时...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