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
法律解析: 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依法所确立的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劳务关系是指提供劳务的一方为需要的一方以劳动形式提供劳动活动,而需要方支付约定报酬的社会关系。二者在主体、待遇、...
界定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可从主体、从属性、权利义务等方面判断。劳动关系主体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较强从属性,劳动者享有多种权益保障;劳务关系主体多样,双方地位平等,从属性较弱,权益保障依据合同约定。
主体方面,劳动关系的主体是特定的,一方是用人单位,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及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另一方必然是劳动者。而劳务关系的主体则更为广泛,可以是法人之间、自然人之间,也可以是法人与自然人之间。例如,个人请家政服务人员打扫卫生,双方形成的就是劳务关系,主体是两个自然人。
从属性方面,劳动关系具有较强的从属性,包括人格从属性和经济从属性。人格从属性表现为劳动者需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进行工作,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和监督。经济从属性则是指劳动者依靠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维持生活。比如,公司员工每天需要按时上下班,遵守公司的考勤制度,按照公司安排的工作任务进行劳动。劳务关系中,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提供劳务者一般以自己的设备、技术和劳力,独立完成劳务工作,不受另一方的管理和支配。像装修公司临时雇佣一名工匠为客户装修房屋,工匠只需按照合同要求完成装修工作,不需要遵守装修公司的日常考勤等规章制度。
权利义务方面,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享有一系列的权利保障,如获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用人单位有义务为劳动者提供劳动保护、劳动条件等。劳务关系中,双方的权利义务主要依据双方签订的合同来确定。如果合同中没有约定,一般不存在像劳动关系那样的法定权利义务。例如,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而劳务关系中的劳务提供者通常需要自己承担相关的社会保障费用。
报酬支付方面,劳动关系中,劳动报酬的支付通常有较为固定的周期,如按月支付,并且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劳务关系的报酬支付方式则较为灵活,可以根据双方的约定一次性支付或按工作进度支付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本文来源:https://www.falvce.com法律解析: 界定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可从主体、从属性、权利义务等方面判断。劳动关系主体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