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赖借钱不还怎么办?催债催出友情,最后发现人比钱还值钱?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朋友一通电话打来,语气真挚得像是刚看完《感动中国》:“兄弟,最近手头紧,借五千救个急,月底一定还!”你心一软,转了钱,结果呢?月底变成了下个月,下个月变成了“等我发工资”,发了工...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朋友张口借两千,说下周就还,结果半年过去了,人比钱还难找,发微信不回,打电话装信号不好,朋友圈天天更新烧烤啤酒小龙虾,就是不见他还钱,更离谱的是,某天你在商场偶遇他,他居然笑呵呵地说:“哎哟,最近手头紧啊,再缓缓!”你说气不气?
别急,今天咱不靠堵门泼油漆、也不靠挂横幅喊冤情,作为一位见惯了“人间老赖”的资深律师,我来教你几招既合法又体面、还能让对方坐立难安的“温柔追债术”。

你要明白一件事:借钱不还是违约,不是人情问题,是法律问题,你以为他在“拖”,其实他在测试你的底线,你越心软,他越嚣张。
很多人催债全靠嘴皮子,但记住——法院只认证据,不认眼泪,从他说“借两千救急”那一刻起,你就该启动“证据收集模式”,微信聊天、语音记录、转账截图,统统保存!别觉得矫情,这叫未雨绸缪。
特别提醒:如果他发个表情包说“收到,月底还”,这就算书面承诺了!别小看一个笑脸狗头,关键时刻能当还款协议使!
有些人不怕你不理他,就怕你在共同圈子里“正常说话”,你可以不动声色地在朋友圈发一句:“感谢所有按时还钱的朋友,诚信真是一种稀缺资源。”配图一张蓝天白云,看似岁月静好,实则刀光剑影。
或者,在群里组织聚餐时说一句:“这次aa制哈,上次谁还欠我两百没结呢~”语气轻松,但精准打击,老赖最怕的不是你还钱,而是丢面子。
当你发现口头催收无效,友情濒临破裂,下一步就是亮出法律武器——发一封正式律师函。
别以为这是小题大做,律师函不是威胁,而是一种“法律预警”,它会明确告知对方:你已委托律师介入,若再不还款,将依法起诉,附上借款时间、金额、证据清单,白纸黑字,不容狡辩。
很多老赖看到“律师事务所”抬头的信封,立马慌了:“卧槽,动真格的了?”有些人甚至第二天就把钱转过来,还附带一句:“哥,别起诉,我真不是故意的……”
如果以上都不管用?那就别客气了——直接起诉。
有人担心:“两千块也值得打官司?”错!小额诉讼程序专为这种事设计,流程快、成本低,有些地方法院连诉讼费都免,你花三百块请个律师,不仅能要回本金,还能主张逾期利息(通常LPR的1.5倍),外加让对方背个“被执行人”的光荣称号。
想象一下:他正准备贷款买房,银行一查,“哦,这位先生有执行记录”,秒拒,那一刻,他想起你的眼神,应该充满悔恨。
去年我接了个案子,当事人小李借给同事8000块应急,说好三个月还,结果一年过去,催了37次,对方要么说“发工资就还”,要么说“我妈住院了”,最后小李忍无可忍,起诉。
开庭那天,对方居然穿拖鞋来了,一脸无所谓,法官问:“你承认借款吗?”他说:“承认,但我现在没钱。”
法官冷笑:“那你每月花4000点外卖、去三亚旅游的照片是怎么回事?”
我们提交了他朋友圈的消费记录、支付宝流水,法院当庭判决:十日内还清本息,并承担诉讼费,拒不执行?列入失信名单,高铁飞机全禁,连孩子上学都受影响。
一个月后,钱到账了,小李跟我说:“王律师,我现在看见牛肉面都想笑——因为那顿他请我的面,终于‘连本带利’吃回来了。”
老赖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一直心存侥幸,以为“关系好就不该撕破脸”,但请记住:真正的友情,经得起金钱考验;真正的诚信,不需要你反复提醒。
面对借钱不还,别骂街、别暴力,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才是最高级的体面,你不是斤斤计较,你是在维护社会最基本的规则——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下次他再问你借,你可以微笑着说:“可以啊,签个借条吗?按个手印那种。”
你看,文明社会,讲理也讲法,咱们不卑不亢,照样赢到底。
作者:王律·专治各种不服(执业律师|从业12年|见过太多“演技派”老赖)
本文纯属原创,如有雷同,那是现实比段子更魔幻。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朋友张口借两千,说下周就还,结果半年过去了,人比钱还难找,发微信不回,打电话装信号不...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