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被起诉,就会留下案底吗?影响大不大?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朋友,一名处理过不少债务纠纷的律师,最近后台收到不少私信,都是问网贷逾期的事儿。“律师,我网贷逾期好几个月了,催收说要起诉我,我会不会有案底啊?”“一想到可能留案底,影响孩子以后,我...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糟心事——朋友张口借了几万块,说好三个月还,结果拖了一年都没动静,催吧,人家装失联;见面吧,躲得比谁都快,你气得牙痒痒,心里盘算着:“这人是不是已经构成犯罪了?抓进去关几天,会不会留案底?”今天咱们就来聊点实在的:借钱不还,到底能不能把对方抓起来?被抓了会留案底吗?关键看什么条件?
先说结论:光是“借钱不还”本身,不等于犯罪,不会直接导致刑事拘留,更不会自动留下案底。但!如果行为符合“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或“诈骗罪”的构成要件,那就另当别论了。

很多人误以为欠钱就是“坐牢”的理由,其实不然,我国法律明确区分民事纠纷和刑事案件,你借钱给他,属于民间借贷关系,本质是合同纠纷,你可以去法院起诉,胜诉后申请强制执行,但如果对方就是有钱不还、转移财产、玩失踪,那性质可能就变了。
什么时候会动用刑事手段?
举个典型场景:你打赢官司,法院判他还你8万元,你申请执行,法院查到他名下有车有房、银行流水频繁,但他死活不还,还把房子过户给亲戚、车子挂别人名下——这就涉嫌“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可能触犯《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这时候,法院可以移交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一旦立案,公安就可以对他采取刑事拘留措施。刑事拘留一般3天,可延长至7天,特殊情况下最长可达37天。这期间如果证据确凿,就会被正式逮捕,进入刑事诉讼程序。
那问题来了:被刑拘过,哪怕最后没判刑,会不会留案底?
答案是:只要被刑事立案并采取强制措施(比如刑拘),就算最终不起诉或无罪,也会在公安机关系统里留下“前科劣迹记录”,俗称“案底”。虽然不像被判刑那样影响子女政审那么严重,但在某些职业背景调查中可能会被调取,尤其是涉及金融、公务员、参军等敏感岗位。
别小看“刑拘几天”这件事,它不是简单的“关几天就放”,而是意味着你的人生已经被纳入刑事司法系统的监控范围。
2022年,浙江温州的李某向王某借款15万元,约定一年归还,到期后李某失联,王某起诉胜诉,法院判决李某还款,执行阶段,法院发现李某刚卖掉一套房产,得款80万元,却将钱转入其妹妹账户,自己声称“没钱”,执行法官将其行为移送公安,公安机关以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其刑事拘留,经审查,检察院提起公诉,最终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当场履行全部债务。
这个案子的关键点在于:不是“借钱不还”入罪,而是“有钱不还+恶意转移财产”构成了拒执罪。正是因为李某的行为明显具有逃避执行的主观故意,才从民事纠纷升级为刑事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明确规定了“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具体情形,包括: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低价转让财产等行为。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
规定了公安机关可以对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先行拘留的情形,其中就包括“有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可能”的情况。
朋友们,借钱本是信任之举,但遇到老赖,也不能一味忍让。记住三句话:
别指望“抓几天”就能解决问题,真正的突破口在于证据,录音、转账记录、财产线索、微信聊天……这些都可能是压垮老赖的最后一根稻草。
最后提醒一句:法律从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拖得越久,证据越难找,老赖越有时间转移资产,发现问题,尽早行动,才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
借钱出去的是情分,要回来的是本事,用对方法,法律永远站在你这一边。
借钱不还被刑拘几天?老赖会被留下案底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糟心事——朋友张口借了几万块,说好三个月还,结果拖了一年都没动静,催吧,人家装失联;见面吧,...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