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警察执法不公怎么办?手把手教你合法举报!
举报警察的正确姿势:这些渠道你要知道 当普通市民遭遇警察暴力执法、滥用职权或吃拿卡要时,愤怒之余更需要冷静行动,举报不是“闹事”,而是法律赋予公民的监督权,以下是核心步骤: 固定证据...
明明自己没做错什么,却被警察当街训斥、粗暴对待,甚至莫名其妙被带走?那一刻,委屈、愤怒、无助全涌上心头,你想发声,想讨个说法,却又害怕“举报警察”会不会惹祸上身?是不是小题大做?咱们就来聊聊这个很多人不敢碰、却必须知道的话题——普通人到底该怎么举报警察?
先说结论:你可以举报,也完全有权举报,但必须依法、理性、有证据地进行。

很多人一听到“举报警察”,第一反应是:“这能行吗?警察管别人,谁来管他们?”警察也是国家工作人员,同样要遵守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明确规定:人民警察必须公正执法,不得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侵犯公民合法权益,换句话说,权力越大,责任越重,监督就越不能缺席。
那具体该怎么做?别急,我给你理清三步走:
遇到执法争议,最忌冲动对抗,你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争吵,而是保留证据。
没有证据的投诉,就像没有子弹的枪,打不出声音。
举报不是发朋友圈抱怨,而是要找到对口的“接收方”,常见的合法渠道有以下几个:
拨打12389全国公安机关举报平台
这是公安部专门设立的监督热线,24小时开通,匿名实名均可,受理对民警违法违纪行为的举报。
向涉事警察所属单位的督察部门投诉
每个公安局都有“警务督察支队”或“纪委监察室”,他们就是专门监督警察的“警察”,你可以书面提交材料,要求调查处理。
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如果你认为执法行为违法(比如无故扣车、非法传唤),可以在60日内向上级公安申请复议。
向检察院控告或提起行政诉讼
如果涉及严重侵权,如刑讯逼供、非法拘禁,可以直接向当地人民检察院控告;若对行政处罚不服,也可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 注意:不要在网上随意曝光他人信息或发布不实言论,否则可能反被追究诽谤责任。
举报之后,可能会接到回访电话,也可能暂时没回应,这时候别急,更别天天打电话催。依法维权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短跑冲刺。保持耐心,配合调查,同时继续留存后续沟通记录。
如果你担心打击报复,可以申请匿名举报,或通过律师代为递交材料,进一步保护自身安全。
去年,杭州一位李女士把车停在小区门口临时下车取快递,不到三分钟就被一名辅警连骂带踹车门,还扬言“再停就锁你车”,整个过程被行车记录仪拍下。
起初她气得发抖,差点冲上去理论,但她忍住了,回家后立刻整理视频、写下事发经过,第二天通过12389和市局督察部门实名举报。
一周后,涉事辅警被停职处理,所在单位登门道歉,并给予李女士精神损害补偿,更重要的是,该派出所开展了作风整顿。
这件事说明什么?不是所有执法都叫“执法”,情绪化、暴力化的行为,必须被纠正,而普通人的每一次理性发声,都在推动法治的进步。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二十二条:
“人民警察不得有下列行为:……(五)非法剥夺、限制他人人身自由;(六)敲诈勒索或者索取、收受贿赂;(七)殴打他人或者唆使他人打人……”
《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第四条:
“督察机构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的情况进行监督。”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一十四条:
“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办理治安案件,应当自觉接受社会和公民的监督。”
很多人觉得,“举报警察”像是在“掀桌子”,是对权威的挑战,但我想说:真正的尊重,不是盲从,而是相信制度有能力自我纠错。
你去举报,不是为了报复某个人,而是为了维护一个基本原则: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只要你是基于事实、出于正义、依法依规行动,就不必心虚,哪怕最终结果不如预期,你的举动本身,就是在为这个社会积累一点点法治的底气。
下次当你站在执法者面前,感到不公时,
你不是孤军奋战。
法律站在你身后。
而你,只需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这才是一个成熟公民应有的姿态。
怎么举报警察?被执法不公时,普通人如何合法维权?,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明明自己没做错什么,却被警察当街训斥、粗暴对待,甚至莫名其妙被带走?那一刻,委屈、愤怒、无助全涌上心头,你想发...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