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借钱不还,人情变人坑?老赖亲戚怎么治?
亲戚张嘴借钱,碍于情面不好意思拒绝,心想“反正又不是外人”,结果钱借出去了,几年没动静,催一次推一次,见面还装没事人一样,更气人的是,人家自己买新车、给孩子报国际班,轮到你还钱的事就“最近手头紧”“等...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
家里某个亲戚突然打电话来,语气低沉:“最近手头紧,孩子上学差两万,能不能先周转一下?下个月发了工资就还你。”你一想,毕竟是亲人,低头不见抬头见,拒绝的话实在说不出口,咬咬牙,转了账。

结果呢?一个月过去了,没动静;半年过去了,催一次,对方一句“快了快了”打发你;一年过去,连微信都开始已读不回,更离谱的是,刷朋友圈——人家在三亚旅游、给孩子报国际班、刚换了新车……而你那笔钱,像石沉大海。
这不是个例,这是典型的“亲情牌+老赖式操作”,很多人碍于面子,怕伤感情,一次次退让,最后钱没要回来,关系也彻底崩了,今天咱们就摊开讲:当亲戚借钱不还,变成“老赖”,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很多人迟迟不去追债,是因为心里有个结:“他是我亲哥/表弟/姑妈啊,闹上法院多难看?”可你想过没有——真正破坏亲情的,不是你要钱,而是对方赖账。
借钱时称兄道弟,还钱时装聋作哑,这种行为本身就不是亲人该有的样子,你越是忍让,对方越觉得你软弱可欺,到最后,不仅钱拿不回来,你在家族里的地位也会被当成“好欺负”的出气筒。
法律从不鼓励“老好人”,它保护的是有理有据的人。
很多人吃亏就吃在“太信任”,转账没备注、聊天记录删了、借条压根没写……一旦翻脸,百口莫辩。
✅ 正确做法:
比如你打电话催款时说:“去年你借的三万块,说好年底还,现在都拖了一年多了。”对方承认:“我知道,最近真困难……”这种对话就是铁证!
不要一上来就起诉,先发一份《催款函》或《律师函》,书面形式告知对方:
“您于X年X月向本人借款XX元,至今未还,现正式通知您在XX日内归还,否则将依法维权。”
这封函件有几个作用:
很多“老赖”看到律师函就怂了,因为这意味着“这事要动真格了”。
如果对方仍无动于衷,别犹豫,直接起诉。
有人担心:“打官司要花时间、花钱、还要露脸……”但现实是——
小额诉讼程序非常高效,标的额在5万元以下的,基本适用简易程序,一个月开庭,两个月内判决,而且诉讼费也不贵,比如3万元借款,诉讼费才650元,胜诉后由被告承担。
更重要的是,一旦胜诉,你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查封他名下的车房、冻结银行卡、列入失信名单(俗称“老赖黑名单”),坐不了高铁、贷不了款、孩子上不了私立学校……看他还能逍遥多久!
小陈和表哥王某关系一直不错,2013年,王某以“开餐馆缺钱”为由,向小陈借了5万元,口头承诺一年内还清,小陈通过银行转账支付,备注写了“借款”。
起初几年,王某还会说“快了快了”,后来干脆失联,小陈母亲劝他:“算了,都是亲戚。”但他越想越气——那可是自己加班三年攒下的买房首付!
2023年,小陈委托律师取证,调取了当年的转账记录和一段催款录音(王某亲口说:“那钱我会还的,就是现在真没钱”),随后提起民事诉讼。
法院审理认为:双方存在真实借贷关系,虽无书面借条,但转账记录与录音足以佐证,最终判决王某偿还本金5万元,并按LPR利率支付逾期利息共计1.8万元。
执行阶段,法院查到王某名下有一辆轿车,立即查封拍卖,款项全部返还小陈,王某被列入失信名单后,因无法贷款续保,主动联系小陈道歉。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不是所有亲戚都值得原谅,但所有合法债权都值得捍卫。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
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四条
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其财产。
我处理过太多类似的案子,每次听到当事人说“毕竟是亲戚”时,我都忍不住反问一句:那谁来保护你的权益?
法律不冷漠,但它也不讲人情,你可以选择原谅,但前提是对方有悔意;你可以选择宽容,但不能因此让自己陷入困境。
面对借钱不还的亲戚,请记住三句话:
当你拿起法律武器那一刻,不是撕破脸,而是守住底线。
你要的不是报复,而是一个公道,一份尊严,一种告诉世界:“我不是软柿子”的勇气。
别再问“要不要闹僵”——
该问的是:“我的钱,什么时候能回来?”
答案只有一个:行动起来,现在就开始。
亲戚借钱不还,人情变债坑?老赖就在身边,怎么要回血汗钱?,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 家里某个亲戚突然打电话来,语气低沉:“最近手头紧,孩子上学差两万,能不能先周转一下...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