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赖继续借钱不还,到底算不算犯法?还能借吗?

金融债务34秒前1

朋友上次借的钱拖了一年多都没还,最近又发微信说“兄弟,再借两千周转几天,月底一定还”?你心里直打鼓——这人是不是把“借”当成“送”了?更关键的是,他明明已经是“老赖”了,怎么还有脸继续开口借钱?这种行为,到底违不违法?会不会构成诈骗?

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这个问题:一个已经被认定为“老赖”的人,继续向别人借钱却不还,这到底算民事纠纷,还是已经触碰了刑法的红线?

老赖继续借钱不还,到底算不算犯法?还能借吗?


老赖≠不能借,但“明知还不起还借”可能就违法了

首先得明确一点:成为“老赖”本身,并不直接等于“犯法”,老赖是俗称,法律上叫“失信被执行人”,意思是这个人被法院判决要还钱,但他拒不履行,于是被纳入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坐飞机高铁等等。

但这只是执行阶段的惩戒措施,并不等同于刑事犯罪。

一个老赖再去借钱,从形式上看,并不违法,毕竟每个人都有借款的权利,法律不会因为某人欠了别人钱,就剥夺他再次借款的资格。

但!这里有个致命的转折——如果他在借钱的时候,根本就没打算还,或者明知自己没有偿还能力,还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那性质就变了

举个例子:
张三已经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名下没房没车,工资账户也被冻结,信用卡全部逾期,但他跟同事李四说:“我最近接了个大项目,资金暂时周转不开,借你三万,下周回款就还。”结果拿到钱当天就去还了私人赌债,这种情况下,张三的行为很可能已经涉嫌诈骗罪

关键点在于:有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以案说法:借了27次,一分没还,被判诈骗罪!

来看一个真实判例(简化版):

王某因经营失败欠债百万,2021年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但从2022年开始,他陆续向亲戚、朋友、同事甚至网友借款,累计超过50万元,每次借款都说“工程款马上到账”“家里拆迁赔偿要下来了”,还出具借条,态度诚恳。

但实际上,他早已失业,没有任何收入来源,借来的钱大部分用于还利息、赌博和日常挥霍,直到多人报警,警方调查发现,王某在负债累累、无任何还款能力的情况下,仍编造各种理由持续借款,且从未有过实质性还款行为。

法院认定王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的方式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构成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并处罚金。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不是所有“不还钱”都算诈骗,但“明知还不起还骗着借”,就是犯罪


法条链接:这些规定你必须知道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十九条
    人民法院在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时,若发现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无偿还能力仍出借,或借款人存在虚构借款用途、隐匿财产等行为,应结合全案判断是否存在“虚假诉讼”或“诈骗”嫌疑。

  3. 《民事诉讼法》及相关执行规定
    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者,虽仍有民事行为能力,但其信用已被司法系统否定,再次借款应承担更高的说明义务。


律师总结:借钱可以,但别让“信任”变成“陷阱”

作为执业多年的律师,我想说的是:法律保护的是诚实守信的人,而不是给老赖开绿灯

如果你是出借人,请记住三点:

  • 别轻易相信“老赖”的承诺,哪怕他写借条、按手印;
  • 借钱前查一查对方是否是失信被执行人(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可查);
  • 如果对方在明显无偿还能力的情况下仍频繁借款,保留证据,必要时果断报警。

如果你是借款人,也请清醒一点:

  • 欠钱不还最多被限高、拘留,但骗钱不还,是要坐牢的
  • 真想翻身,靠的是努力还债,不是靠“拆东墙补西墙”继续骗。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诚信是底线,借钱是信任,别让一次侥幸,毁掉一生自由

——本文由执业律师原创撰写,旨在普及法律常识,增强公众风险意识,拒绝套路,守护钱包与良知。

老赖继续借钱不还,到底算不算犯法?还能借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司考改革后怎么申请律师?遇到瓶颈怎么办?
« 上一篇1分钟前
×
12
2025 11

老赖继续借钱不还,到底算不算犯法?还能借吗?

朋友上次借的钱拖了一年多都没还,最近又发微信说“兄弟,再借两千周转几天,月底一定还”?你心里直打鼓——这人是不...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