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赖在外面借钱不还?钱给了人跑了,还能追回来吗?

金融债务34秒前1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朋友信誓旦旦地说“就借这一次,月底一定还”,结果转头换号、拉黑、玩失踪;或者某个熟人打着投资旗号,一口气借走十几万,说好三个月回本,结果一年过去连个人影都找不到,最气的是,他还活得挺滋润:朋友圈晒旅游、抖音发豪车、小红书晒装修……可就是不提还钱的事。

这时候你心里肯定在咆哮:“他明明有钱,为什么就是不还?”
别急,这不叫“运气差”,这叫——恶意借贷,典型的老赖行为

老赖在外面借钱不还?钱给了人跑了,还能追回来吗?

今天咱们不讲虚的,也不灌鸡汤,作为从业十几年的执业律师,我来告诉你:面对这种“外面借钱、屋里躲债”的老赖,普通人到底该怎么办?钱还有没有可能拿回来?


先搞清楚:什么叫“恶意借钱不还”?

很多人以为欠钱不还只是“道德问题”,其实大错特错。

真正的“老赖”,不是一时困难还不上,而是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还,他们往往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 借款时虚构用途(比如谎称做生意、孩子生病);
  • 明知自己无偿还能力仍大量举债;
  • 借完钱后迅速转移财产、注销联系方式;
  • 继续高消费(旅游、奢侈品、买车买房);
  • 被催债时态度嚣张,“有本事去告我啊”。

这种行为,在法律上已经涉嫌诈骗或至少构成民事欺诈,绝不是一句“经济纠纷”就能轻轻揭过的。


别再傻等了!三步教你把主动权抢回来

第一步:固定证据,越全越好

你现在最该做的,不是天天打电话骂人,而是收集证据,打官司打得不是情绪,是证据。

你需要准备:

  • 借条、聊天记录(微信、短信)、通话录音;
  • 转账凭证(银行流水、支付宝/微信转账截图);
  • 对方承诺还款的文字或语音;
  • 他目前仍在高消费的证据(朋友圈截图、抖音视频等);
  • 如果有多人被借,联合其他受害人一起作证更有说服力。

⚠️ 特别提醒:没有借条?没关系!只要有转账记录+聊天中明确提到“借款”“还钱”等内容,法院也认!

第二步:发律师函,施加压力

很多人觉得律师函“没啥用”,其实是你没用对时候。

一封正规的律师函,不是吓唬人,而是正式告知对方:你已经被盯上了,再不还钱,下一步就是起诉+执行

很多老赖不怕熟人,但怕“官方程序”,一旦收到律所寄来的函件,有些人会立刻联系你还款,因为他知道——这事要进档案了,以后贷款、坐飞机、子女上学都会受影响。

第三步:果断起诉,申请强制执行

如果对方继续装死,那就别犹豫了——直接起诉

现在的法院处理民间借贷案件效率很高,一般3-6个月就能出判决,胜诉后,你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

  • 查封他的银行卡、微信支付宝账户;
  • 冻结工资收入;
  • 将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就是俗称的“老赖黑名单”);
  • 限制高消费:不能坐高铁、飞机,不能住星级酒店,孩子不能上私立学校
  • 严重者,可能面临司法拘留甚至刑事责任。

你以为他能逍遥法外?错了,只要还在中国生活,处处受限,寸步难行。


以案说法|她借出去48万差点血本无归,最后靠一张聊天记录翻盘

我的当事人李女士,是位普通的小学老师,她老家的表哥突然找上门,说要开餐馆急需资金,借20万周转半年,出于亲情,她东拼西凑借了48万(包括向亲戚筹的钱)。

结果呢?餐馆没开成,表哥人间蒸发,拉黑、换号、全家搬走,李女士崩溃到失眠。

我们接手后,第一时间调取了所有微信聊天记录和银行流水,关键点在于:有一段语音里,对方亲口说:“姐,这48万我借了,年底一定还,利息按你说的算。”

就凭这一句话,加上转账记录,我们提起诉讼,法院认定借贷关系成立,判决对方限期偿还。

更关键的是,执行阶段我们申请查控,发现他在另一城市悄悄买了一套二手房,法院立即查封房产,最终通过拍卖偿还了李女士37万元,剩余部分也在分期执行中。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哪怕对方跑得再远,只要证据在手,法律就不会让你独自承受伤害


法条链接|这些法律规定,是你维权的“尚方宝剑”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条
    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

  2.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出借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七条
    被执行人未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其财产。

  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一条
    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人员,将被限制高消费行为。

  5. 《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信用卡诈骗罪)、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
    若借款人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财物,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可追究刑事责任。


律师总结|别让善良成为别人利用的漏洞

我常说一句话:借钱是情分,不还是违法

我们鼓励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上有那么一群人,专门利用你的善意来填补自己的贪婪,他们不是“暂时困难”,而是蓄意侵占

请记住以下几点:

✅ 借钱前一定要评估对方信用,哪怕他是亲戚; ✅ 一定要留痕:文字、录音、转账备注写清楚“借款”; ✅ 一旦发现异常,尽早采取法律手段,拖得越久越难追; ✅ 不要怕麻烦,更不要因为面子放弃维权——你的沉默,只会助长恶行。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法律不会替你伸张每一个正义,但它永远站在愿意站出来的人身后。

如果你正在经历类似困扰,不妨现在就整理证据,找个专业律师聊聊,也许只是一通电话,就能为你打开一条回家的路。


本文由执业律师原创撰写,结合真实办案经验,旨在普及法律常识,提升公众维权意识,文中案例已做隐私处理,切勿对号入座,如遇具体法律问题,请及时咨询专业机构。

老赖在外面借钱不还?钱给了人跑了,还能追回来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银行逾期了,催收电话轰炸怎么办?哪些话能信,哪些是套路?
« 上一篇3分钟前
×
10
2025 11

老赖在外面借钱不还?钱给了人跑了,还能追回来吗?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朋友信誓旦旦地说“就借这一次,月底一定还”,结果转头换号、拉黑、玩失踪;或者某个熟人...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