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钱不还怎么让他付出代价
一、欠钱不还怎么让他付出代价 1. 保留证据:确保有借条、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能证明借款事实的证据。 2. 协商催款:先尝试与对方友好协商,明确告知还款要求和期限。 3. 发催款函:协商无果可发...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朋友开口借钱,说得情真意切,你心一软就借了;结果到了约定时间,对方不是“最近手头紧”,下个月一定还”,再后来干脆电话不接、微信拉黑,人影都找不着,更气的是,你还不能声张,怕被说“小气”、“不够意思”,可你知道吗?这种行为,已经不是“人情冷暖”那么简单了,这是典型的恶意逃债,是法律明令禁止的失信行为。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那我能不能把他曝光?发朋友圈、抖音、微博,让大家看看这人多无耻?”
听起来很解气,但律师得告诉你一句大实话:可以曝光,但必须讲方法,否则你可能从受害者变成被告。

我们先来捋清楚几个关键点:
曝光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追回欠款、施加压力、推动执行,现实中,很多老赖不怕法院传票,却怕“社死”,一旦名字、照片、借款事实被公开在熟人圈或社交平台,他的社会信用、职场形象、家庭关系都会受到冲击,这种“道德压力”有时候比法院强制执行来得更快。
但注意!非法曝光=侵权,如果你在朋友圈写“某某某是人渣、骗子、烂赌鬼”,哪怕他说了十次不还钱,你也可能因为侵犯名誉权被反诉,法律保护每个人的尊严,哪怕他是老赖。
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只陈述客观事实:2023年5月10日,张某以资金周转为由向我借款2万元,有转账记录和聊天截图为证,承诺6月10日归还,至今未还,多次催讨无果。”
👉不使用侮辱性词汇,不编造故事,不牵连家人。
👉发布平台要谨慎:尽量选择半封闭圈子(如共同好友群),避免大规模传播造成不可控后果。
别以为发个帖就能让老赖乖乖还钱,真正能让他颤抖的,是下面这几步:
这时候你再去“曝光”,性质就完全不同了——你是在依法维权的基础上进行正当舆论监督,合法又有力。
去年杭州有个案子让我印象很深,李女士借给前同事王某3万元应急,对方拖了一年不还,她一怒之下在抖音发视频,标题写着“警惕这个借钱不还的毒闺蜜”,配图是王某的微信头像和部分聊天记录,还加上“赌钱输光”“骗遍全公司”等描述。
结果王某直接起诉她侵犯名誉权,法院审理发现:虽然确实有借款事实,但李女士发布的“赌钱”“骗遍”等内容无证据支持,属于主观臆断,且公开范围广,造成王某社会评价降低,最终判赔精神损失费8000元。
而讽刺的是,王某至今仍没还钱。
你看,情绪宣泄没用,反而让自己雪上加霜。
法律从不鼓励“以暴制暴”,但永远站在理性维权者这一边。
借钱不还,本质是信用违约+道德沦丧+潜在违法的叠加行为,你可以愤怒,但不要冲动;你可以曝光,但必须守法。
真正聪明的做法是:
✅ 先收集证据,稳住阵脚;
✅ 再依法起诉,拿到胜诉判决;
✅ 最后在合法框架内适度曝光,形成“法律+舆论”的双重震慑。
你要让他明白:
我不是好欺负的软柿子,我的宽容不是无限的退让,我的底线,是由法律撑起来的。
这个世界不会自动变好,但每一个依法维权的人,都在悄悄推动它往公正的方向走一步。
别怕麻烦,别怕成本,你的坚持,不仅是为了拿回那笔钱,更是为了守护自己做人的尊严。
本文由执业律师原创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正式法律意见,如遇类似纠纷,请及时咨询专业律师,量身定制维权方案。
借钱不还的老赖曝光有用吗?怎么让他付出代价?,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朋友开口借钱,说得情真意切,你心一软就借了;结果到了约定时间,对方不是“最近手头紧”...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