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不还=老赖?别急,先搞清楚这3个关键点再说!
朋友借了你两万块,说好三个月还,结果一年过去了,电话不接、微信不回,见面就装傻?你气得牙痒痒,心里直犯嘀咕:“这人是不是成了‘老赖’?法院能不能把他抓起来?” 今天咱就不整那些虚的,我以一个干了...
朋友开口借几千块,说好下个月就还,结果一拖再拖,电话不接、微信不回,最后连人影都找不着了,你气得牙痒痒,心里冒出一个念头——能不能直接把他“拉黑”成老赖?让他寸步难行?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聊点实在的,作为干了十几年民商事纠纷的律师,我见过太多人因为一时心软借钱,最后反被伤得体无完肤,但我也必须告诉你:把人列入“老赖”名单,不是你想拉就能拉的,它有一套严格的法律程序,搞错了,你反而可能惹上麻烦。

首先得澄清一个概念:“老赖”不是网络骂人的话,它的正式名称叫失信被执行人,也就是说,这个人不是单纯欠钱不还,而是法院已经判决他还钱,他有能力却拒不履行,才被依法纳入失信名单。
简单说:
✅ 没打官司 → 不算老赖
✅ 打了官司但还没判 → 不算老赖
✅ 判了但正在执行中,暂时没钱 → 也不一定算老赖
❌ 只有判决生效后,故意躲债、转移财产、装穷耍横,才会被贴上“老赖”的标签。
你朋友现在只是口头拖欠,连借条都没写?那离“老赖”还差十万八千里呢。
别幻想动动手指就能让对方社会性死亡,真正的路径是:
第一步:收集证据,能证明“他确实借了钱”
微信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借条、录音……越完整越好,注意!仅凭一句“你借我5000”不算铁证,得有明确的借贷合意和交付事实。
第二步:去法院起诉,拿到胜诉判决
拿着证据去被告所在地的基层法院立案,如果金额不大(通常5万以下),还能走小额诉讼程序,一审终审,快得很。
第三步:申请强制执行,对方仍拒不配合
判决生效后,对方还不还?你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时候,法院会查他名下的车、房、银行账户、支付宝微信流水,如果发现他有钱却故意不还,甚至偷偷把房子过户给亲戚——恭喜,这时候,你可以申请将他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一旦上了名单,后果很严重:
🚫 不能坐高铁、飞机
🚫 不能贷款、办信用卡
🚫 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受限
🚫 还可能被媒体曝光……
这才是真正的“社会性封杀”。
我代理过一个案子,特别典型,张姐和高中同学李某关系不错,2021年李某说做生意缺钱,借了10万,写了借条,约定一年还清,结果到期后,李某各种推脱,后来干脆换了手机号。
张姐来找我,手里有借条、银行转账记录、还有几次催款的微信截图,我们迅速起诉,法院很快判李某还款本息,可判决下来三个月,李某账户空空如也,名下也没房产。
但我们发现:他老婆刚买了一辆30万的SUV,而李某每天在朋友圈晒自驾游,我们向执行法官提交线索,法院调查后确认,购车款实际来自李某的现金存款,属于恶意规避执行。
法院将李某纳入失信名单,并对其司法拘留15天,不到一周,李某主动联系张姐,一次性还清全部欠款。
你看,不是光靠愤怒就能解决问题,而是靠证据+程序+坚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52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限制消费措施,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一条:
“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白纸黑字,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借钱不还确实让人寒心,但你要记住:法律不是情绪的放大器,而是理性的守护者。把人拉进“老赖”名单,不是为了出气,而是为了推动正义落地。
如果你正面临类似困境,我的建议是: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善良要有锋芒,信任要有边界。借钱可以,但请让法律为你站岗,毕竟,真正的朋友,不会让你走到“拉黑”的那一步。
——一位陪你较真到底的律师
借钱不还,真能把他拉进老赖名单吗?别急,先搞清这3个关键点!,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朋友开口借几千块,说好下个月就还,结果一拖再拖,电话不接、微信不回,最后连人影都找不着了,你气得牙痒痒,心里冒...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