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贷款被起诉了怎么办?账户冻结、征信崩塌,还能翻身吗?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因为一时手头紧,信用卡或网贷还不上,拖着拖着,催收电话从一天几个变成一天几十个,最后突然收到法院传票,心里“咯噔”一下:完了,真的被告了? 别慌,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很多人不...
工资还没到手,催收电话已经响个不停;刚缓过一口气想还点钱,突然收到法院传票——“您已被起诉”,那一刻,心直接沉到谷底,脑子里全是问号:我是不是完了?房子车子会不会被拿走?这辈子是不是就背上了“老赖”的帽子?
别慌,今天咱们不讲冷冰冰的法条堆砌,也不搞吓唬人的套路,作为一个处理过上百起金融纠纷案件的律师,我想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跟你聊聊——逾期贷款被起诉,到底还有没有救?该怎么自救?

先说一个现实:逾期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逃避。
很多人一看到“被起诉”三个字就崩溃,觉得天塌了,干脆破罐子破摔,电话不接、传票不看、开庭不去,结果呢?法院缺席判决,强制执行,征信黑了,账户冻结,最后连翻盘的机会都没了。
但其实,只要你愿意面对,法律从来不是只惩罚弱者的工具,它也保护每一个想解决问题的人。
举个真实的例子:
小李,30岁,程序员,疫情那年公司裁员,失业半年,之前为了周转,借了一笔消费贷,本金8万,刚开始还能还点利息,后来实在撑不住,彻底逾期,催收天天上门,他躲着不见,三个月前,突然收到法院传票——出借方某金融机构把他告了,要求一次性偿还本息加违约金,合计11万多。
他第一反应是:“完了,这下全完了。”
但他没放弃,找到了我们团队。
我们第一时间调取了全部合同和还款记录,发现几个关键点:
基于这些,我们向法院提出三点抗辩:
法院采纳了部分意见,将总债务核减至合理范围,并支持分期18个月偿还,案件以调解结案,避免了强制执行,小李的征信也没有进一步恶化。
你看,哪怕走到被起诉这一步,只要应对得当,依然有机会“逆风翻盘”。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被起诉≠定局已定,很多借款人误以为一旦被告上法庭,就必须全额还钱、无条件执行,这是误解。
法院审理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时,会重点审查:
如果你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自己非恶意拖欠、收入骤降、遭遇重大变故,甚至可以申请减免部分罚息、违约金,争取分期还款。
更重要的是——出庭!一定要出庭!
很多人怕见法官、怕被当庭羞辱,选择不出庭,可你知道吗?你不出现,等于把话语权完全交给了对方,法院只能根据原告单方面提交的材料判,基本就是“你说啥就是啥”,而你只要坐在那里,说出你的难处,拿出证据,法官就会看见一个“有担当、想解决”的人,而不是“欠钱跑路的老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一条规定: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但请注意,《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规定:
“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四倍的部分除外。”
这意味着,哪怕合同写了36%的年利率,法院最多只支持LPR的四倍(目前约为14.8%左右),超出部分,你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不认!”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
“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别躲!躲只会让你输得更惨。
朋友们,逾期不可怕,被起诉也不代表人生终结,真正决定结局的,是你在关键时刻的选择。
如果你现在正面临类似困境,请记住这五句话:
法律从不拒绝悔改的人,也从不纵容耍赖的人,而你,只需要做一个诚实面对问题、努力解决问题的普通人。
压垮人的不是债务本身,而是面对债务时的孤独与无助。
但请相信,只要迈出第一步,阳光就在前方等着你。
我是张律,一个陪你打硬仗的律师朋友。
有问题,别怕,我们一起扛。
工资还没到手,催收电话已经响个不停;刚缓过一口气想还点钱,突然收到法院传票——“您已被起诉”,那一刻,心直接沉...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