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订高铁票?操作出错被扣款了怎么办?

普法百科35秒前1

急着赶车,打开手机App手忙脚乱地订票,点完“确认支付”才发现时间选错了、车次搞混了,甚至还没上车钱就被扣了?更离谱的是,退票时系统还提示“不可退改”,心里那个火啊,直冒烟!

别急,今天咱们不光教你怎么正确、高效地订高铁票,更要聊聊那些藏在“一键下单”背后的法律细节——比如误操作被扣款能不能要回来?平台有没有责任?退票费到底合不合理?

怎么订高铁票?操作出错被扣款了怎么办?


高铁票到底该怎么订?三步搞定不踩坑

第一步:选对官方渠道

订高铁票最稳妥的方式,首选当然是铁路12306官方App或官网,别图省事用第三方平台(比如某程、某猪),虽然它们界面花哨、推送“抢票加速包”搞得好像多厉害,但问题也最多:

  • 加价卖票(美其名曰“服务费”)
  • 自动勾选保险或贵宾厅
  • 改签退票响应慢,客服推诿

12306是唯一官方渠道,不加价、不套路,退改签规则透明。

第二步:提前规划,避开高峰操作

节假日、周末、寒暑假——这些时段票源紧张,建议提前15天(预售期)就蹲点抢票,订票时注意:

  • 核对出发站、到达站(别把“北京南”看成“北京西”)
  • 看清发车时间(AM/PM别搞反)
  • 检查乘车人信息是否准确(尤其是带老人小孩的)

第三步:支付前务必“三确认”

点击“提交订单”后,别急着付款!停下来,深呼吸,确认三件事:

  1. 车次和时间对不对?
  2. 座位类型(二等座/一等座)是不是你想要的?
  3. 乘客姓名、身份证号有没有输错?

一旦支付成功,哪怕只是点错一秒,都可能面临退改费甚至无法退票的后果。


以案说法:小李误购高铁票,平台拒退被起诉

去年春运,杭州的小李急着回老家,在某第三方平台订票时,手滑把“2月8日”选成了“2月18日”,等他发现时已经支付成功,且平台提示“已出票,不可退”。

小李联系客服,对方说:“系统自动出票,不支持人工干预。” 小李不服,认为自己下单不到两分钟就申请取消,平台未及时提醒,存在服务瑕疵,遂将该平台告上法庭。

法院审理认为:

虽然用户在操作中有一定疏忽,但平台在支付环节未设置“二次确认”或“风险提示”,且自动勾选了“无需确认立即出票”选项,属于未尽到合理提示义务,最终判决平台退还票价的70%,并承担诉讼费。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你犯错,不代表平台就没责任,特别是在涉及重大消费决策时,平台有义务给你“冷静期”。


法条链接:这些规定你必须知道

  1. 《民法典》第496条

    格式条款提供方(如购票平台)应采取合理方式提示对方注意免除或减轻其责任的条款,否则该条款不成为合同内容。

    ——这意味着,如果平台没明显提醒“出票后不可退”,就不能拿这条来压你。

  2.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6条

    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排除或限制消费者权利。

    ——像“一经支付概不退款”这种霸王条款,其实不具备完全法律效力。

  3. 《铁路旅客运输规程》第34条

    旅客可在开车前办理一次改签;开车后不得改签,但可退票(核收退票费)。

    ——注意!铁路部门允许退票,但第三方平台可能擅自加码限制。


律师总结:订票不是小事,权利要自己守护

高铁票看着是个“小事”,但它背后牵扯的是合同关系、消费者权益、平台责任三大法律维度,很多人觉得“几十块钱懒得折腾”,结果助长了平台的傲慢。

我给你的实用建议是:

优先用12306官方渠道,少一层中间商,就少一份风险;
误操作后立即联系平台,保留截图、沟通记录,主张“重大误解”要求撤销合同;
若遭无理拒绝,果断投诉12315或提起民事诉讼,小额诉讼成本低、效率高;
养成“支付前停三秒”的习惯,这三秒能省下几百块退票费。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科技让生活变快,但法律要让你走得稳。
订票不是拼手速,而是拼清醒,别让一时慌乱,变成钱包的长期伤疤。

——我是张律,一个总在高铁上写答辩状的律师,下次见,愿你一路顺风,票票精准。

怎么订高铁票?操作出错被扣款了怎么办?,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怎么才算正当防卫?打回去算不算违法?一文讲透关键界限
« 上一篇6分钟前
×
29
2025 10

怎么订高铁票?操作出错被扣款了怎么办?

急着赶车,打开手机App手忙脚乱地订票,点完“确认支付”才发现时间选错了、车次搞混了,甚至还没上车钱就被扣了?...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