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举报偷税漏税?发现线索后该怎么做?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明明知道某个公司或个人在偷偷逃税,账目做得“天衣无缝”,但自己又拿不准能不能举报、怎么举报、会不会惹上麻烦?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把这件事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作为从业十几年的执业...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公司发工资只打一部分进卡里,剩下的现金发放,还叮嘱“别留记录”;或者你无意中看到财务电脑里的“内账”和“外账”,数字差得离谱;又或者朋友私下炫耀:“我们这行基本都不开发票,省下几十万税呢。”
这时候,你的第一反应可能是震惊,接着犹豫:要不要管?能举报吗?会不会惹上麻烦?咱们就来聊聊这个很多人想问却不敢开口的话题——怎么举报偷税漏税?举报了有用吗?会被告报复吗?

先说结论:可以举报,而且国家鼓励实名举报,查实后还有奖励!但方式要对,证据要全,保护自己更重要。
偷税不是小打小闹,有些手段普通人根本想不到:
这些行为,轻则补税罚款,重则涉嫌刑事犯罪——逃税罪,最高可判7年!
举报一定要走正规渠道,不要在朋友圈发截图、不要跟同事瞎议论,否则可能反被控“诽谤”或“泄露商业秘密”。
这是最直接的方式,全国通用,24小时有人接听,你可以匿名或实名举报,接线员会记录你提供的信息,并转交属地税务稽查部门处理。
✅ 优点:操作简单,响应快
⚠️ 注意:尽量提供具体信息,比如公司名称、地址、涉税行为、时间段等
进入官网 → 纳税服务 → 互动交流 → 税务违法检举
这里可以上传证据(如截图、录音、合同复印件等),系统自动加密,安全性高。
✅ 优点:可留痕、可追踪进度、支持附件上传
⚠️ 注意:建议实名举报,更容易被重视,且有资格申请奖金
如果你掌握的证据较多,比如完整的账本照片、银行流水对比、内部邮件等,建议亲自或邮寄材料到公司所在地的税务局稽查局。
这种方式最正式,也最容易启动立案调查。
📌 小贴士:提交时要求对方出具《接收材料回执》,保留好凭证。
很多人担心“举报了会不会被穿小鞋”?法律早就考虑到了。
根据规定,税务机关必须为举报人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姓名、单位、联系方式,如果因泄密导致举报人遭受打击报复,相关责任人要被追责,严重的构成犯罪。
更让人安心的是——举报属实,有奖金!
根据《税收违法行为检举管理办法》,查实后按追缴税款金额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最高可达10万元,虽然不能公开领奖,但会通过 confidential 方式发放。
再正义的举报,没有证据也难推进。收集证据是核心。
你可以保留:
⚠️ 注意:不能偷拍、窃听、非法入侵系统!合法途径获取的证据才有效,比如你在工作中正常接触到的资料,属于履职范围内的知悉,通常被视为合法证据来源。
2022年,江苏一位小型建材公司的会计小李,发现老板长期用个人账户收货款,三年累计超2000万元未申报,她多次提醒无果,反而被威胁“再提就滚蛋”。
她悄悄保存了银行流水、客户对账单和内部会议录音,通过12366实名举报,并提交了完整证据链。
税务稽查介入后,核实该公司少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共计87.6万元,公司被追缴税款+罚款+滞纳金合计130余万元,老板被纳入税收违法“黑名单”,限制高消费。
而小李不仅获得了5万元举报奖励,人社部门还协助她推荐了新工作,她说:“我不是为了钱,是不想再活在谎言里。”
这个案子后来被国家税务总局列为“典型税收违法检举案例”,向社会公开宣传。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
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构成偷税,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少缴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税收违法行为检举管理办法》第三十条:
检举事项经查证属实,为国家挽回税收损失的,按照规定给予检举人奖励。
《刑法》第二百零一条: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10万元以上)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50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举报偷税漏税,不是“背叛”,而是守护规则,每一分税款,都关系到教育、医疗、国防这些我们每天依赖的公共系统。
但我也必须提醒你:行动前请冷静评估风险,优先保护自己,如果你还在那家公司上班,建议先做好职业退路安排,再选择合适时机举报,必要时,可以匿名咨询专业律师,制定稳妥方案。
法律从不鼓励孤勇,而是支持理性、合法、有准备的行动,你不必当超级英雄,但你的一个举动,可能让一个逃税百万的企业现出原形,也可能让更多人意识到:违法的事,不该习以为常。
别忘了,国家站在你这一边——只要你走得正,站得直,证据硬,就不怕黑暗回头盯你。
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而你,可以是推动它到来的那个人。
怎么举报偷税漏税?发现老板做两本账怎么办?,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公司发工资只打一部分进卡里,剩下的现金发放,还叮嘱“别留记录”;或者你无意中看到财务...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