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状怎么写?被起诉了怎么办?
打官司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答辩状就是你的第一道防线,很多人接到法院传票后,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应对,答辩状写得好,不仅能有效反驳对方的指控,还能争取有利的诉讼结果。答辩状到底该怎么写?被起诉了该...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突然收到法院传票,一看案由写着“民间借贷纠纷”,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手机短信提示:“您已被XX法院立案,请于X月X日前提交答辩状。”那一刻,脑子里一片空白:我该说什么?写什么格式?要不要请律师?会不会败诉?
别急,作为执业十几年的诉讼律师,我可以明确告诉你:收到起诉,不代表你就输了;而一份高质量的答辩状,往往是扭转乾坤的关键第一步。

我就用大白话、接地气的方式,手把手教你——答辩状到底该怎么写,才能真正为自己发声,守住合法权益。
很多人以为答辩状就是写个“我没欠钱”或者“我不认这个账”,然后随便凑几百字交上去,错了!这等于把机会白白送给对方。
答辩状的本质,是一次法律层面的“反攻”。
它不是情绪宣泄,也不是求情信,而是你要在法律框架内,系统地告诉法官:
记住一句话:起诉是对方出招,答辩是你接招+还手。
打开起诉状,先看原告要求你干什么。
“判令被告偿还借款本金10万元及利息。”
这句话就是他的“诉讼请求”,你的答辩,必须逐项回应,不能跑偏。
常见错误:只说“我没借钱”,却不解释为什么没借,也不提证据,法官会认为你在“耍赖”,而不是“抗辩”。
✅ 正确做法:
“原告主张被告借款10万元,但未提供有效转账凭证,且双方不存在书面借条,所谓‘口头约定’无任何佐证,不符合民间借贷成立的基本要件。”
——你看,这就叫精准打击。
对方的证据链有没有断点?时间对不上?金额有出入?签名像伪造?这些,都是你的突破口。
举个真实案例:我代理过一个案子,原告拿出一张“借条”,说是被告亲笔写的,但我们调取了被告同期的笔迹样本,明显不一样,更关键的是,那笔所谓的“转账”是从原告自己账户转到另一个关联人,再“绕一圈”进被告账户——典型的虚构流水。
我们在答辩状里直接指出:“原告提供的转账记录存在闭环回流特征,涉嫌伪造支付事实,不符合真实借贷的资金流向逻辑。”
结果呢?法院直接驳回起诉。
答辩状的核心,是“挑刺+举证”。
别整花里胡哨的排比句,也别写“我对天发誓我没骗人”,法庭不是情感剧场,是讲证据和逻辑的地方。
标准格式建议如下:
民事答辩状
答辩人:张三,男,汉族,身份证号XXX,住址XXX
被答辩人:李四,男,汉族,身份证号XXX
案由:民间借贷纠纷答辩意见如下:
一、原告主张的借贷关系缺乏基本事实依据……(展开)
二、原告提交的证据存在重大瑕疵,无法形成完整证据链……(分析)
三、本案已超过诉讼时效/实际款项已清偿/系投资款非借款等(视情况补充)综上,恳请贵院依法驳回原告全部诉讼请求。
此致
XX市XX区人民法院答辩人:张三(签字)
2025年X月X日
注意:语气要稳,不卑不亢,不攻击对方人格,只质疑事实与证据。
去年有个客户老王找到我,说被前同事告了,说他借了8万块不还,老王一脸懵:“我根本没拿过这笔钱!”
我们一看材料,对方有张“借条”,写着“今借到李四人民币捌万元整”,下面还有老王的签名。
看起来铁证如山?
但我们发现三个问题:
于是我们在答辩状中明确提出:
法院采纳了我们的意见,启动鉴定后发现签名系模仿,原告撤诉。
你看,一张看似牢不可破的“借条”,因为一份严谨的答辩状,彻底崩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意思是,谁起诉谁举证,你不用自证清白,而是让他证明他有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六条:
“原告仅依据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被告抗辩已经偿还的,应当提供证据证明……被告抗辩借贷行为尚未实际发生并能作出合理说明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借贷金额、款项交付、当事人的经济能力等因素,综合判断查证借贷事实是否发生。”
——也就是说,光有借条不够,还得有钱到账。
这些法条,不是冷冰冰的文字,而是你手中最锋利的“盾”与“剑”。
很多人怕打官司,是因为觉得“人家都告到法院了,肯定有理”,这是误区。
法律讲究的是程序正义和证据裁判,哪怕对方先出手,只要你能在法定期限内,用一份逻辑严密、证据充分、表达得体的答辩状回应,就完全可能化被动为主动。
最后送大家三句话:
如果你真的不知所措,不妨找个靠谱律师聊聊,一页纸的答辩状,省下的不只是几万块,更是你的人生安宁。
被起诉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选择了沉默。
而一份好的答辩状,就是你向世界宣告——“我说了不算,让法律来裁决。”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突然收到法院传票,一看案由写着“民间借贷纠纷”,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手机短信提示:“...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