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列入失信名单后有什么影响
法院列入失信名单后有什么影响
被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后,个人和企业在多个方面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1.失信被执行人在交通出行上将受到限制。将被禁止乘坐飞机,当尝试购买航班机票时,系统会予以限制;在购买列车软卧时也会受到限制,这意味着失信被执行人无法享受高级的出行服务。
2.失信被执行人在担任公司高管方面也会受到限制。如果失信被执行人是自然人,那么将不得担任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职务,这将对他们的职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3.失信被执行人的信息将被公示,这将对他们的社会声誉产生损害。在工商系统市场主体信息公示平,失信被执行人的名单信息将被公开,使得他们的失信行为无所遁形。
4.在金融服务方面,失信被执行人在贷款办理、信用卡申办等方面也会受到限制。
公平法务提醒你,银行机构在办理这些业务时,会将查询客户是否为失信被执行人作为前期调查、审查审批的必经程序,从而增加了失信被执行人获得金融服务的难度。
5.对于企业来说,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后,其日常经营也将受到限制。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项目审批等方面,失信企业都将面临限制,这将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
二、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的条件
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1.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2.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3.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4.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5.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6.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这些条件涵盖了从拒不履行义务到妨碍执行、规避执行等多种失信行为,一旦满足这些条件,被执行人就有可能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三、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内容
记载和公布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应当包括多个方面,以确保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具体来说,这些信息应当包括:
1.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姓名;
2.作为被执行人的自然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
3.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和被执行人的履行情况;
4.被执行人失信行为的具体情形;
5.执行依据的制作单位和文号、执行案号、立案时间、执行法院;
6.人民法院认为应当记载和公布的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其他事项。
这些信息将全面反映失信被执行人的基本情况和失信行为,有助于社会各界了解失信被执行人的信用状况,从而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