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罪怎么判?一时冲动犯错,后果到底有多重?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瞬间——看到路边一辆没锁的电动车,钥匙还插着;或者在商场试衣间里,瞥见别人脱下的外套口袋露出一部手机……心一动,手一伸,东西就到手了,可这一念之差,可能换来的不是“占了个小便宜”,而是...
咱们今天聊一个很多人可能觉得“小事一桩”,但其实一不小心就能踩进大坑的话题——跟警察起冲突、口出恶言甚至辱骂,到底会怎么样?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开车被拦下,觉得对方态度强硬;或者在街上遇到执法,觉得自己没做错却被盘问,心里不爽,嘴上就开始带刺儿,甚至脱口而出:“你算什么东西?”“有本事别穿这身衣服!”……话一出口,火气是发了,可接下来呢?真的只是“说说而已”吗?
我告诉你,不是的,辱骂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不是“嘴巴快”,而是可能直接触碰刑法红线的行为。
先说个现实情况:很多人以为“我又没动手,顶多就是骂两句,能把我怎么样?”这种想法,非常危险。
你要明白,警察不是普通路人,他们是代表国家在执行公务,你冲着便利店店员发脾气,最多是民事纠纷;但你对着正在执法的警察破口大骂,性质就完全不同了——这是对执法权威的挑战,是对公共秩序的破坏。
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可以处5日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到10日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重点来了:如果侮辱的对象是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这个行为不仅适用上述条款,还可能触发更严重的法律后果。
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了“袭警罪”,同时明确规定:即使没有动手,只要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构成妨害公务罪,而辱骂、挑衅、言语攻击,如果情节恶劣,足以干扰执法秩序,也可能被认定为“以其他方法阻碍执法”。
换句话说,一张嘴,可能就得进班房。
去年浙江有个真实案例:男子张某因电动车违规停放被交警劝离,他不满,一边走一边回头大声辱骂:“一群狗腿子!穿件制服就了不起?臭当兵的!”全程被执法记录仪拍下。
警方调取视频后认为,张某在公共场所使用极具侮辱性的语言针对执法人员,且发生在执法过程中,明显具有挑衅执法权威的主观故意,最终以“阻碍执行职务”对其处以行政拘留7日。
张某事后后悔不已:“我就图一时痛快,没想到真被抓进去。”
你看,一句话,七天自由没了,更麻烦的是,行政处罚记录会留在个人档案里,影响孩子政审、自己考公、甚至某些岗位的入职背景调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二)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的指导意见
明确指出:对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民警实施撕咬、踢打、抱摔、投掷等属于“暴力袭击”;而采用谩骂、侮辱、挑衅等言语方式,若造成执法不能顺利进行或引发群众围观、秩序混乱的,可认定为“其他方法阻碍执法”,视情节追究行政或刑事责任。
作为执业多年的律师,我想掏心窝子说一句:你可以不服处罚,可以申诉、复议、起诉,但千万别在现场用情绪对抗权力。
执法现场不是辩论赛,也不是情绪宣泄场,你有权质疑,但必须通过合法途径,当场骂警察,看似“硬气”,实则愚蠢,它不会让你赢得尊重,只会让你失去自由。
记住三句话:
法律不鼓励对抗,它保护理性,下次如果你觉得委屈、愤怒、憋屈,请把那句脏话咽回去,换成一句:“我对这次处理有异议,我会通过合法渠道反映。”——这才是成年人真正的体面与智慧。
别让一时口快,毁了长久安稳。
骂了警察会被抓吗?情绪上头一时冲动,后果到底有多严重?,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咱们今天聊一个很多人可能觉得“小事一桩”,但其实一不小心就能踩进大坑的话题——跟警察起冲突、口出恶言甚至辱骂,...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