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学历怎么查?一不小心用了假文凭,后果有多严重?
找工作时HR让你“提供学信网可查的学历证明”,或者单位评职称要求“必须是国家承认的正规学历”?这时候你才突然意识到——哎,我这学历到底算不算正规的?能不能在网上查到?要是以前买过所谓的“快速拿证”文凭...
朋友说他是“某985硕士”,相亲对象自称“海归博士”,同事炫耀自己“全日制本科”,结果一查,全是包装出来的“人设”?在这个人人都把学历当敲门砖的时代,我们越来越依赖学历来判断一个人的能力和背景,但问题来了——学历到底该怎么查?哪些渠道靠谱?查别人学历会不会侵犯隐私甚至触犯法律?
咱们就来聊点实在的,不整虚的。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百度一下不就知道了?”或者打开“学信网”输个名字试试,不好意思,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首先得明白一个基本逻辑:学历信息属于个人敏感信息,国家对这类数据的管理非常严格,不是你想查就能查的。
国内唯一官方认证的学历查询平台是——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简称“学信网”),网址是:https://www.chsi.com.cn,这是教育部直属的网站,所有正规高校毕业生的学籍、学历信息都会在这里备案。
但重点来了:
👉普通人不能随便查别人的学历!
你只能查自己的,想查别人?必须得有对方授权,比如通过“学历验证报告”或“在线验证码”的方式让对方主动提供可验证的信息。
举个例子:
HR招聘时要核实候选人学历,不能偷偷去学信网搜人家身份证号,正确做法是:让应聘者登录学信网,申请一份《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然后把带有二维码和验证码的PDF发给你,你拿着这个码去学信网验证,才能确认真伪。
别再相信那些号称“花50块帮你查全班同学学历”的灰色服务了,那不是查,那是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
2022年,杭州一家互联网公司发生了一起劳动纠纷案。
事情是这样的:一名员工入职三年后被晋升为主管,人事部门出于“背景复核”目的,私下用该员工早年提交的身份证信息,登录学信网试图比对学历真实性(未获得其再次授权),结果发现系统提示“无匹配记录”,于是公司在内部会议上质疑其学历造假,并在未正式调查的情况下暂停其职务。
这名员工愤而辞职并提起诉讼,主张公司侵犯其个人信息权益,且处理程序违法。
法院最终判决:
尽管该员工后来承认其毕业院校为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即所谓“培训学校拿证”),确实不具备国家认可学历,但公司未经授权擅自查询其学籍信息的行为,已构成对《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违反。
最终判令公司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及经济损失共计8万元。
这个案子给我们敲响警钟:
即使对方真的“学历造假”,也不能用违法手段去“揭穿”,正义的目的,不能靠非法的方式实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34条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教育信息等。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3条、第28条
处理个人信息必须取得个人同意,或具备法定事由;教育信息属于敏感个人信息,处理需更加谨慎,否则将面临高额罚款。
《刑法》第253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换句话说,你以为只是“查个学历”,但如果方法不当,轻则被投诉赔偿,重则可能坐牢。
说到底,学历核查本身没问题,尤其是在招聘、政审、职称评定等场景下,核实学历是必要环节,但关键在于——程序要合法,手段要合规。
✅ 正确姿势应该是:
❌ 绝对禁止的行为:
记住一句话:
你想知道的,不等于你可以查的。
在这个法治社会,尊重他人隐私,就是保护自己不踩雷。
下次再有人问你“怎么查别人学历”,你可以坦然回答:
“让他自己开证明,扫码验证——干净、体面、合法。”
这才是成年人该有的专业姿态。
学历怎么查?网上能信吗?一不小心可能犯法!,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朋友说他是“某985硕士”,相亲对象自称“海归博士”,同事炫耀自己“全日制本科”,结果一查,全是包装出来的“人...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