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鉴定怎么做?流程不清怕踩坑?一次说清所有关键细节!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心里憋着一个问题,翻遍网页却越看越糊涂?到底该不该做亲子鉴定”“去了医院怎么开口”“结果出来会不会被泄露”……这些事,听起来像电视剧桥段,可一旦落到自己头上,就是天大的事。...
孩子出生后,亲戚一句“这孩子不像爸爸”,心里突然咯噔一下?或者,因为感情破裂、抚养权争议,心里一直有个结——这个孩子到底是不是亲生的?这时候,很多人第一个念头就是:做个亲子鉴定吧,但一想到“鉴定”两个字,脑袋就大了:去哪儿做?要带什么?多少钱?结果能信吗?会不会影响以后上户口?
别急,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把亲子鉴定这件事从头到尾给你捋清楚,作为一名处理过上百起家事纠纷的律师,我见过太多人因为不懂流程,白白花冤枉钱,甚至耽误大事,今天这篇,不讲术语,只讲干货。
很多人以为亲子鉴定就是“抽个血查亲缘”,其实没那么简单,根据用途不同,亲子鉴定分为两种:
个人隐私鉴定(也叫“个人亲子鉴定”)
司法亲子鉴定
第一步先问自己:我做鉴定是为了心里踏实,还是为了走法律程序?选错了类型,后面全白搭。
不是所有医院都能做亲子鉴定!必须是省级司法厅批准的司法鉴定中心,你可以登录“全国司法鉴定管理系统”官网,输入“法医物证”关键词,查哪家有资质,别图便宜去小作坊,假报告、数据篡改都有可能。
注意:孩子年龄不限,新生儿也可以采足跟血;如果是胎儿,还能做无创产前亲子鉴定(孕期6周后),但费用较高,且必须选择有资质的机构。
现在大多是采口腔拭子(用棉签在嘴里刮几下),无痛、安全、干净,也有采血、毛发、指甲等方式,但口腔拭子最常用,整个过程5分钟搞定。
一般3-7个工作日出报告,加急可以1-3天,但费用翻倍,报告会明确写“支持生物学亲子关系”或“排除生物学亲子关系”,概率通常精确到99.99%以上。
我曾代理过一个离婚案,男方发现孩子越长越不像自己,偷偷做了个个人亲子鉴定,结果显示“排除亲子关系”,他拿着报告冲到法院要求离婚并索赔,结果法官一句话让他傻眼:“这份报告没有司法效力,不能作为证据。”
后来他重新做了司法鉴定,花了双倍钱,还耽误了庭审时间,更惨的是,女方得知后情绪崩溃,当庭哭诉当年产后抑郁、被误导……最终法院虽然判决离婚,但精神损害赔偿没支持,因为“证据链条不完整”。
你看,一个小小的鉴定类型选错,直接导致维权失败,所以说,程序正义,有时候比结果更重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三条:
“对亲子关系有异议且有正当理由的,父或者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或者否认亲子关系。”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明确规定:
司法鉴定必须由具备资质的机构进行,鉴定过程应真实、合法、可追溯,鉴定意见书需加盖司法鉴定专用章,方可作为证据使用。
这意味着:你想打官司?光有怀疑不行,得有合法有效的鉴定报告才行。
亲子鉴定,技术上不难,难的是背后的情感冲击,我常跟当事人说:你可以查真相,但先问问自己能不能承受结果。
如果你是为了维护权益——比如孩子上不了户口、被拒之门外的亲情、被欺骗的婚姻——那果断去做司法鉴定,一步到位,不留后患。
但如果你只是心里不安,建议先和伴侣坦诚沟通,或者寻求心理咨询,毕竟,一张报告纸可以证明血缘,却无法修复破碎的信任。
最后提醒三点:
亲子鉴定不是终点,而是面对真相的起点,愿你有勇气查清事实,更有智慧面对人生。
亲子鉴定怎么做?流程、材料、结果都靠谱吗?一次说清!,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孩子出生后,亲戚一句“这孩子不像爸爸”,心里突然咯噔一下?或者,因为感情破裂、抚养权争议,心里一直有个结——这...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