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房改造怎么申请?申请被拒了还能翻盘吗?
危房改造不是“求来的恩惠”,而是你应得的权利 很多人以为危房改造是政府“发福利”,其实不然,根据国家政策,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是有保障底线的,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
老家的房子年久失修,墙皮脱落、屋顶漏雨,一到下雨天屋里比外面还潮湿,心里直打鼓——这房子还能住吗?更让人揪心的是,老人还在里面住着,安全问题成了心头大患,这时候,很多人会想到“危房改造”政策,但一问怎么申请,却一头雾水:找谁?要啥材料?多久能批?钱从哪来?
别急,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把这个问题讲清楚。
危房改造,是国家为了解决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问题推出的一项惠民政策,主要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等四类重点对象,帮助他们把“不能住”的房子,改造成“能住、安全、遮风挡雨”的家。
注意!这里强调的是“农村”,城市居民一般不在这项政策覆盖范围内。
申请其实并不复杂,关键是要找对人、备好材料、耐心跟进,以下是具体步骤:
第一步:确认自己是否符合条件
首先看身份:
如果你不确定房子算不算危房,可以请村里帮忙联系乡镇住建部门安排专业机构做房屋安全鉴定。
第二步:向村委会提交申请
带上身份证、户口本、土地使用证(或宅基地证明)、低保证/残疾证等相关证明材料,填写《农村危房改造申请表》,村委会会初步审核,并组织村民代表评议,看看你家的情况是不是属实、是不是真的困难。
第三步:乡镇审核+现场核查
村里通过后,材料会上报到乡镇政府,工作人员会实地走访,拍照留档,核实房屋状况和家庭经济情况。
第四步:县级审批并列入计划
乡镇审核完,再报县住建局审批,一旦通过,你的名字就会被列入当年的危房改造补助名单。
第五步:动工改造 + 验收拨款
审批通过后,就可以开始施工了,改造方式可以是修缮加固,也可以是拆除重建,视房屋损坏程度而定,完工后,由乡镇和县级部门联合验收,合格后,补助资金会直接打到你的“一卡通”账户里。
不同地区补助标准不一样,一般在1.5万到3万元之间,部分地区还会根据实际情况追加。
我去年接触过一个案子,特别典型。
老李,68岁,独居在皖南一个小山村,儿子在外打工多年没回来,他住的老屋是上世纪70年代盖的土坯房,墙体开裂,檩条腐朽,一下雨就漏水,村干部劝他申请危房改造,但他总觉得“上面不会管我这种小老百姓”。
直到一场暴雨后,屋顶塌了一角,差点砸到人,他才慌了神,赶紧去申请,可材料交上去两个月没动静,打电话没人接,去乡镇办又被告知“今年名额满了”。
后来我帮他梳理了一下流程,发现问题是出在村里的评议环节——因为老李性格孤僻,跟邻里关系一般,评议时有人反对,导致材料迟迟没上报。
我们重新整理了证据,包括房屋鉴定报告、医疗单据(证明他患有慢性病,无劳动能力),并通过镇司法所协调召开第二次村民评议会,最终成功补录进年度计划,三个月后,新房封顶,老李搬进去那天,红着眼眶说:“这辈子第一次睡得这么踏实。”
你看,政策是好的,但执行中总有“卡点”,关键是你得知道自己有权利,也得敢争取。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财政部 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加强和完善建档立卡贫困户等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若干问题的通知》(建村〔2019〕80号)
明确了四类重点对象范围、C/D级危房认定标准、补助资金管理要求。
《农村危房改造最低建设要求(试行)》
规定了改造后的房屋必须达到的基本安全标准,比如结构稳固、防风防雨、通风采光等。
各省《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
比如河南省规定,D级危房重建每户补助2万元,修缮C级最高补助1.5万元,具体标准因地而异,建议咨询当地住建局。
危房改造不是施舍,而是国家对公民基本居住权的保障,很多农村老人一辈子没走出过大山,不了解政策,也不懂怎么“跑程序”,结果眼睁睁看着房子一天天垮下去。
我想说的是:
政策就在那里,但它不会主动敲门。
你得主动问、主动查、主动跟进,如果村里拖着不报,你可以向乡镇纪委或住建部门反映;如果验收不通过,也有申诉渠道;如果资金迟迟不到账,更要及时维权。
你的房子不只是砖瓦木头,它承载着一家人的安全与尊严,该争取的,一分都不能让。
如果你正在为危房改造发愁,不妨现在就拿起电话,打给村委会或乡镇住建办,问一句:“我家的情况,能不能申请?”
改变命运的,就是这一通电话。
本文由执业律师撰写,结合实务经验与政策解读,旨在普及法律常识,不代表个案法律意见,如有具体问题,建议面询专业律师或当地主管部门。
危房改造怎么申请?申请了却没批下来怎么办?,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老家的房子年久失修,墙皮脱落、屋顶漏雨,一到下雨天屋里比外面还潮湿,心里直打鼓——这房子还能住吗?更让人揪心的...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